第(2/3)頁 只是隨著制程工藝的不斷突破,這三個功能被陸續(xù)集成進了cpu內部,所以北橋芯片組現(xiàn)在已經(jīng)消失無蹤。 而南橋芯片組,則是負責鍵盤鼠標、硬盤、光驅軟驅等附加設備的數(shù)據(jù)交換,這個壽命更長一些,還能活個十來年,但它的功能也會隨著工藝越來越先進,被陸續(xù)集成進cpu內部,逐漸消失。 之所以叫做芯片組,而不是芯片,也是因為歷史原因。 在個人電腦發(fā)展初期,內存控制器是一個芯片,顯示是一個芯片,pci控制器也是一個芯片,其他的什么ide存儲芯片啦、ps/2鼠標鍵盤芯片啦,usb芯片啦、聲音芯片啦,全部都是獨立的。 基本上都各有各的廠商,一塊主板上十幾個功能芯片非常常見。 也都是因為工藝的發(fā)展, 晶體管密度越來越高,集成化程度也隨之大幅度提升, 單個芯片集成多個功能成為了行業(yè)發(fā)展趨勢。 到王正重生那會兒,南橋芯片都沒了——usb都直連cpu通道了,要什么南橋。 于是主板上的主要芯片只剩下了cpu、聲卡、網(wǎng)卡和bios芯片,接下來就是主板廠商自己的特色芯片大戰(zhàn),藍牙wifi、epu、turbo之類的。 谷炏 奧創(chuàng)現(xiàn)在還沒有進入芯片領域,主機上的所有芯片都得倚靠采購,而且還得找人代工生產(chǎn)。 所以奧創(chuàng)想要在主機業(yè)務上破局,就必須得另辟蹊徑。 作為一個資深電腦diy玩家,王正無數(shù)次吐槽某個主板是多么的不合理,某個顯卡設計的兼職滑天下之大稽…… 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個道理。 要說讓王正這會兒自己去設計cpu,那他肯定不干。 一個億美元砸進去還真不一定能冒出什么水花來——x86現(xiàn)在一統(tǒng)pc天下,power一統(tǒng)游戲主機天下,難道現(xiàn)在就去做arm? 工藝跟不上的情況下純屬找死。 所以,組裝主機才是此刻最佳的方向——哪怕利潤低一點兒,只要能讓更多人買得起電腦,用得上新系統(tǒng),那就算是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既然定好了主機的方向,那么設計邏輯就很重要了。 王正想做的是一款能夠讓人長期使用,模塊化、可擴展的電腦主機。與此同時,畢竟是打著游戲主機的稱號,它也要有精美的外觀和足夠打游戲的性能。 回想著前世用過的那些主機,王正突然想到了一個視頻會議主機——惠普的幻系列會議主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