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漆黑的夜晚也掩藏不住濃重的殺氣。 華夏領地的城墻上,神色肅穆的魏武卒簇擁著領主秦時。 秦時一只手撫摸著城垛上,饒有興致的看著下面。 原本安靜了一會匈奴人重新熱鬧了起來。 匈奴人在鋒利的刀劍逼迫下終于再次鼓起了勇氣,黑壓壓的一片朝城墻涌了過來。 射聲營的弓弩手面沉似水,一絲不茍的彎弓搭箭,瞄準了下面目標,松開了弓弦。 “咻咻咻!” 城墻上又是一波連綿不斷的箭雨,在弓弩手高超的箭術下,匈奴人如同割麥子一般齊刷刷的倒下。 如潮水一般涌過來的人群被削去了一層又一層,尸體層層疊疊的堆積著。 沖殺了半天之后,匈奴人的頭目赫然發現,他們的陣線才不過推進了十米。 而僅僅十米的距離,匈奴人付出了數千人的傷亡。 面對擁擠在一起的敵人,弓弩手甚至都不用瞄準,只需要機械的拉弓射箭。 一箭射出之后總會命中,在弓弩手的技術加持下,更是箭箭奪命。 匈奴人是馬背上的民族,他們最擅長的就是騎兵沖鋒和弓箭射擊,從來沒有當過步兵作戰,更是很少攻城。 更要命的是,匈奴人缺乏采礦冶煉手段,金屬制品十分稀少,能做到人手一把武器就算精銳了。 如此情況下,就不用談什么甲胄了。 現在就連盾牌都缺乏,只有最前排的士兵拿著盾牌,后邊的士兵只能悶頭沖鋒。 在密集的箭雨下,被射中的匈奴士兵一個個慘叫著倒下,只能咬著牙擠在有盾牌士兵身后,期望能有點作用。 一片混亂中,匈奴士兵頂著箭雨和傷亡跑到了城墻下。 然后他們遇見了第一道阻礙,護城河。 護城河也不大,只有三米多寬,是上次流寇入侵時挖掘的,引河水灌入其中。 平常時期有吊橋搭在上面,遇見敵人就拉起。 不過匈奴人早有準備,沖在最前邊的人扛著粗大的原木,來到護城河邊,將上面插著箭矢的木頭鋪在上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