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村里面的糧食多的很,吃不完,根本就吃不完。 所以平常村民們要想吃點糖,撥出一點糧食來自己熬糖就是了。 糖稀里面丟點蘋果,就是蘋果硬糖;丟點梨子進去,就是蜜梨口味的硬糖哪還需要到山外的供銷社門市上去,花錢買這些東西? 現在既然有人提出來了,整個村子里,需要重新制定出一套大家都能接受的利益分配機制。 但由于制定分配機制,所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事情挺多:比如羅旋和姬續遠,最剛開始的時候投進來的那么多的資源,該占多少股份? 除掉他們的這一部分獲利之外。 剩下的的公共財產是按照人頭來分呢,還是按照誰出力大小去分配? 就像這些事情,非得讓村民們事先私下里多做溝通,等到大家伙兒都取得了一定的共識之后,才能召開全體村民大會,把這套分配機制給固定下來。 這個過程應該挺漫長,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弄好的。 所以在此期間,大家伙兒還是一如既往的像以前那么出工干活,收工,吃飯休息。 而羅旋呢,當晚就住在村子的辦公室里,準備明天再去村子里好好溜達一番,趁此機會對這個村子里的基本情況,給它來個更加深入的了解。 翌日一大早,羅旋就在村子里轉悠,開始對整個村子的情況進行摸底。 這一摸底不打緊。 羅旋那是越了解越吃驚:考!這么多年發展下來,這個村子在姬續遠的一手操持下,究竟變成了一個什么樣的怪物啊? 說實話,這個村莊里的經營理念和教育模式,實在是太邪門兒了! 這個村子里的學校很怪! 怪的能讓人大吃一驚,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這些年山外的局勢有點蕩,尤其是除了榮威縣之外的其他縣市,形勢多多少少有點混亂。 風云變幻,世事無常,在此期間有不少人得了勢,但有更多的人則倒了霉。 在這些倒霉的詭當中,首當其沖的是搞文宣、和教育行業的那些人。 而搞商業的人,他們比較靈活多變,比較注重經濟建設,他們在不知不覺當中會淡化正直爭斗,轉而側重于追求單位的經濟效益。 所以像這個系統里的人,他們不倒霉,誰倒霉? 范長久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此人以前在經濟學院當導師,同時他也是某個省會城市商業局的特聘專家,經常給市商業局獻計獻策,出謀劃策。 范長久的教學理念極為與眾不同,誰也搞不懂他所追求的“經濟建設當先,精神文明是建立在物質文明基礎上的”那一套理念,到底是好是壞? 只不過正是因為他秉承的理念與眾不同。 在與其他那些抱著“正直優先,其他一切都得為正直服務”的態度,去搞經濟建設的同行競爭之時,范長久的工作成績,那可真算的上是遙遙領先、一騎絕塵了。 所以. 所以這倒霉家伙,最終被偶然聽說了此事的姬續遠,給想方設法從棚子里,弄到這深山老林里來,當了一個孩子王。 村子里的這所學校,秉承“絕不讓一個孩子失學,絕不讓一個孩子掉隊”的辦學理念。 所以村里的孩子不分男女,不管年齡大小,5歲的小屁孩收,11歲的半大小子也要。 反正只要是村里的孩子,這所學校通通都收! 不僅如此,學校還罕見的實行“全封閉管理”,平常一個月只放3天假,讓孩子們回家去和父母團聚。 其余的時間,除非是遇到農忙,要不然的話,學校是絕對不會把這些孩子放到外面去的。 用范長久的話來說:“什么要讓孩子快快樂樂的成長,要讓他們盡情的玩兒,要尊重他們的本性? 狗屁! 你們這幫在山里長大的野小子,沒見過飛機,沒見過火車,沒見過城市的表面上的繁華,和背地里的殘酷。 不知道少年宮為何物?不知道什么是公交,地鐵。沒吃過、沒見識過太多太多的東西,甚至連根冰棍都沒吃過.以后等到你們出山討生活,又拿什么去和山外的孩子們競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