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像雷霆這種年輕球隊,一旦起勢,是很難摁住的。 這一點,麥迪十分清楚。 因此在哈登幫助雷霆連續上分后,t-mac立刻意識到需要站出來了! 火箭的進攻回合。 麥迪持球通過半場,來到弧頂組織。 塔克提上,為他設下掩護。 麥迪利用掩護,橫運一步,甩開哈登的防守,接著便跳起準備投籃。 而協防的伊巴卡,似乎早就預判到了這一點。 他提前起跳,拼盡全力跳到了極限高度。 而麥迪是原地干拔,起跳并不充分。 此刻他如果出手,有50%的概率會被伊巴卡封蓋。 電光火石間,麥迪發現突然跑位的丹尼-格林。 他當即改變了主意,大手一揮,將球傳了過去。 而防守格林的杜蘭特,以為麥迪肯定要投了,便放松了警惕,到現在都沒發現格林溜走了。 丹尼-格林張弓搭箭,接球就投... 現場的球迷們,仿佛看見了籃球空心入網的樣子,于是紛紛站起,抬起雙臂準備歡呼。 而雷霆眾將則一臉驚恐。 丹尼-格林雖然只是火箭的替補,但他的投射能力可是教練在賽前會議里,一再強調要注意的! [哦豁,完蛋...] 哈登心中暗道。 雷霆好不容易打出一些氣勢,這球一進,又要重頭來過了。 但... “duang!” 球磕在籃筐后沿,彈筐而出。 杜蘭特趕緊沖進內線,高高躍起,摘下籃板。 隨后,他立即邁起大長腿,沖向火箭半場。 在移動到三分線外兩米左右的地方,杜蘭特突然停球,頂著丹尼-格林的防守,毅然出手... 籃球離開他的指尖后高速旋轉,在空中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 “唰~” 空心入網! 35:27,分差重新回到個位數! 球進后,格林十分懊惱。 如果說杜蘭特這記不講理三分,還能用天賦差距,無法防守來解釋的話,那剛剛那個空位三分打鐵,就太不應該了! 格林先是雙手抱頭,而后又抬手向隊友道歉:“這球怪我。我沒有打好...” 隊友們都沒有怪他,路過的塔克還拍了拍格林的后背以示安慰。 比賽繼續。 接下來的幾分鐘里,雙方打得難分難解。 火箭雖然在陣容配置上更勝一籌,但雷霆似乎對這套“終極籃球”陣容做了充分的準備。 杜蘭特和哈登,在面對火箭的無限換防時,都沒有絲毫的驚慌。 他們不約而同地利用擋拆,將面前的防守人換成了本-華萊士,然后在三分線外進行單打。 大本雖然貴為四次最佳防守球員,但他并不擅長防守外線球員。 無論是面對杜蘭特還是哈登,大本在速度方面都處于劣勢。 雷霆雙少都是利用運球動作,將其過掉,然后輕松完成攻筐。 看臺上的沈飛見狀,也是微微皺眉。 大本雖然恢復到30歲的身體狀態,但他的橫移速度,依然不足以大防小。 這一點,幾乎是傳統中鋒的通病了。 本-華萊士也不例外。 他雖然身高只有兩米出頭的身高,但在噸位方面,他可一點不遜色于大中鋒。 這樣的體重,天然限制了大本的橫移速度。 簡單來說,在三分線內,本-華萊士是鎮守一方的大閘。 但在三分線外,他只是略顯笨拙的普通內線。 而沈飛擔心的是,熱火在看完這場比賽后,未來也會用同樣的策略對付火箭。 [韋德防不了,詹姆斯也夠嗆...] [到時候斯波應該會保證這兩個人里,有一人在場上,隨時對付我們的終極籃球陣容。] 沈飛心中暗道。 不過,他也沒有太過擔心。 畢竟,無限換防的意義,并不是防下每一個球。 或者說,任何一種防守方式,都不可能百分百成功。 尤其當對手是杜蘭特這種超巨時,能一定程度地限制住他,就算成功了! 無論是杜蘭特還是哈登,他們或許可以成功單打大本,但每一次都會經受高強度的身體對抗。 這勢必會消耗二人大量的體能。 如果雷霆破解無限換防的方法,只有杜登二人單打這一種... 那到了下半場,火箭的優勢就會慢慢顯現! 畢竟,人的體能都是有限的。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