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孫悅、克萊-湯普森、丹尼-格林、倫納德、奧登。 這個陣容除了奧登外,其余四人的身高都在兩米出頭,機動性和高度兼具。 同時,上場的五人都具備出色的防守能力。 可以說,這是一個在防守端沒有弱點的陣容! 而凱爾特人這邊,加內特和皮爾斯兩位老將都要下場休息。 隆多,成為了綠軍銜接段陣容的絕對核心。 當看到防守自己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亞裔后衛時,隆多的嘴角不禁微微上揚。 [一個華夏關系戶,再加上兩個一年級的菜鳥...] [必須抓住這個機會,把比分追回來!] 隆多心中暗道。 但比賽一開始,他就傻眼了。 孫悅給的防守強度,根本不是一般控衛能比的! 雖然隆多基本功扎實,沒有因為貼身緊逼而失誤,但也打得十分難受。 隆多尚且如此,綠軍的其他球員就更不用說了。 替補上場的邁克爾-皮特魯斯、肯楊-杜林,在丹尼-格林和湯普森的防守下,連球都運不穩。 而大前鋒——布蘭登-巴斯,本想用體重優勢強吃倫納德,卻在起跳時被后者一掌將球切下! 依靠著出色的防守,火箭一群年輕人不但守住了主力們取得的領先優勢,還在第一節結束時將分差擴大到了13分! 次節比賽,格里芬換下了陷入犯規麻煩的奧登,火箭打起了五小陣容。 為了發揮出“五小”的速度優勢,馬克-杰克遜用書豪換下了孫悅,為這輛超跑換上了馬力更足的發動機! 于是乎,在接下來的幾分鐘里,火箭打出了令人驚艷的比賽內容。 五個人身高相仿,因此可以無限換防。 綠軍一開始想要強打內線,利用身高優勢取分。 但籃下的格里芬和倫納德,都具備一定的護框能力。 凱爾特人幾次沖擊下來,成功率并不高。 而他們攻框失敗的幾個回合,便成了火箭反擊的絕好契機! 每當反擊時,火箭的五名球員就會一同奔向綠軍腹地。 其中,書豪負責組織、推進。 格里芬和倫納德切入籃下,格林和湯普森則承擔起了拉開空間,伺機出手三分的重任! 幾人分工明確,且都能很好地完成各自的任務,火箭快攻的成功率自然水漲船高。 先是湯普森命中catch&shoot的三分,隨后格里芬也接到書豪的妙傳,完成空中接力! 當丹尼-格林從左側底角沖到右側底角,并接到倫納德的分球,命中高難度漂移三分后,兩隊的比分來到了42:26。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