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山西按察司副使李樹初坐著轎子,剛剛進入平遙縣境內。 爺爺雖然是名醫李時珍,但他不知道怎么回事,坐馬車容易吐。 所以只能坐轎子趕路。 “吉珪,還有多遠到平遙縣城?” 李樹初掀開轎子窗口的門簾問了一句。 “回老大人,還有二里地。” “嗯。” 吉珪放下馬車上的窗簾。 他是山西本地人,快四十歲了,還是個舉人。 屢次不中,漸漸心灰意冷。 對于科舉考試從年少的期望,變成了年老的失望! 多少人從少年考到了白首,都不一定能中。 雖說舉人也可以當官,除非祖上冒青煙或者舍得花錢,最高也能當個知縣。 奈何等待實缺的舉人太多了! 砸銀子都不一定能砸的過人家,且等著朝廷分配去,興許等你死了,排隊還沒排到你呢。 故而這些人很大一部分選擇當高官的幕僚。 以期待能獲得高官的賞識,從而進入官場。 吉珪如今便是李樹初的幕僚。 他聽聞官軍接連大捷,又是斬殺錘匪匪首賀今朝,又是生擒錘匪賀今朝的。 吉珪便要跟著李樹初過來瞧瞧這伙錘匪的成色。 明軍上報編纂的戰功,或者搶奪戰功,實數正常。 就在這個時候,噠噠噠的馬蹄聲響起。 吉珪頗為疑惑的掀開馬車簾子看去。 明軍參將虎大威占據介休縣,不管真斬首賀今朝還是被寧武擒獲了賀今朝,總歸是打了勝仗。 有他們在平遙前面擋著,這里自然不會出現匪寇,而且舉著的也是我大明旗幟。 “差人問問,是怎么回事? 大呼小叫,竟然讓堂堂正四品官員讓道,膽子可真大!” 聽到吉珪的吩咐,自是有小廝狗仗人勢前去攔截騎兵。 舉人在朝廷上雖然沒什么分量,但是在地方上分量不輕,不知道多少人爭先投獻,就是為了不上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