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九百七十九章我有三策(求月票)-《從驛卒開始當皇帝》


    第(1/3)頁

    四川巡撫陳士奇正在罵街。

    錘匪圍困重慶,屢次三番的請求,都見不著朝廷的一個援軍來。

    如今還要他預防其他流寇入四川,派人馬前往夔州扼守,防止張獻忠等部。

    要不是楊嗣昌是皇帝的寵臣,比熊文燦想要做出一些事情來。

    再加上許諾只要擊潰張獻忠后,就配合他大力圍剿錘匪。

    陳士奇才不愿意從重慶分兵去增援夔州那個地方,毀滅吧。

    這么長時間的圍困,早就把他的神經(jīng)給整的極度混亂。

    腦子里的那根弦從最開始的緊繃著,慢慢繃的都沒有彈性了。

    陳士奇目前只希望錘匪是想要看坐山觀虎斗的戲碼,冷眼旁觀,官軍與張獻忠部大戰(zhàn)一場。

    要是兩線作戰(zhàn),他可真是沒本事保住重慶不失。

    故而陳士奇特別希望大批官軍入川。

    左良玉得知楊嗣昌銜命集中全力先殲張獻忠的意圖,向楊嗣昌建議入蜀追擊。

    楊嗣昌則另有打算,調(diào)陜西總督鄭崇儉率副將李國奇從入蜀,而令左良玉留駐竹溪,以防張獻忠折回竹山、房縣,別遣偏將人蜀追剿。

    左良玉依據(jù)多年戎馬生涯的經(jīng)驗判斷,只遣偏將追擊未必有效,張獻忠也末必會折返。

    要是能被賀今朝接納入陜西,早就就近去了安康,還用得著繞遠道。

    更何況以他對錘匪的行事作風,未必會接納軍紀不怎么好的張獻忠部。

    再加上左良玉覺得楊嗣昌不用他主攻,還用旁人,就是在給張獻忠機會。

    楊嗣昌對左良玉的這種分析不以為然,但表面上依舊給他回信解釋。

    “張獻忠之勢似乎并不想入川,可能會向陜西移動,低頭向賀今朝稱臣。

    畢竟此人善于騙人,一旦風頭不對,便會伏低做小。

    賀今朝兵精糧足,是張獻忠投靠的第一選擇。”

    因為即使張獻忠在想投降,大明朝廷也不會給他這個機會。

    否則被愚弄一次兩次還上當,那皇帝以及群臣的面子放在哪里?

    “將軍如入川,萬一張獻忠從舊路疾趨鎮(zhèn)平,仍入竹山、房縣,將何以抵御?

    否則,如張獻忠走寧昌入巫山,與曹操會合,我以大將尾追,促之返楚,也非上策。

    依幕府本謀,秦督提兵人川,秦撫駐寧昌。

    我兵仍駐竹溪,此為正招,量遣偏裨入川追剿,此為奇招。

    左良玉不同意這種部署,給楊嗣昌回信。

    “督師須知縱然四川大部為錘匪所占,但蜀地肥衍。

    縱然張獻忠不被錘匪所留,可是贈送些軍糧,我相信賀今朝在表面上還是可以做出來的。

    張獻忠渡過險阻任其奔逸,難以制馭。

    且張獻忠入川有糧可食,回勛陽則無地可掠。

    良玉料定非萬分窘急,否則必不復回湖廣。

    況且我明軍,兵合則強,分則弱。

    良玉所統(tǒng)乃剿兵非守兵,若主兵不出戰(zhàn)而代為守,張獻忠何時可滅?

    為今之計,當出其不意疾攻,一經(jīng)大創(chuàng),自然瓦解。”

    左良玉寫完信之后就直接帶著部下兵卒由漁渡溪進入四川。

    楊嗣昌對左良玉擅自違反自己的節(jié)度很不滿意。

    要不是我給你大力支持,能讓你短時內(nèi)組建出如此精銳的人馬嗎?

    現(xiàn)在翅膀剛硬一點,就開始跳起來了,當真是不知道感恩。

    楊嗣昌把左良玉的申文轉報崇禎皇帝,意思是立此存照,他打了敗仗也同自己無關。

    倒是軍師萬元吉寬慰他:“左良玉書詞康慨,惟敵是求,將在外不受中制,宜聽其便。”

    楊嗣昌本想利用左良玉制衡諸部,都聽他的話。

    可他卻忘了一件事,他手里可沒有制衡左良玉的部隊,又覺得他傲慢不可用。

    再加上楊嗣昌把左良玉的權限不斷的放大,幾乎與他一個等級。

    如今左良玉想要建功立業(yè)也好,報仇雪恨也罷,自己就能做主了。

    倒是原本要被楊嗣昌寄予主力用的秦地督師,鄭崇儉率人與左良玉會和,主力副將李國奇沒有入川隨左良玉會和。

    畢竟,摸魚嘛,不想打仗的人,哪里都有。

    當然李國奇的借口是“缺糧”,不足以支撐遠征。

    左良玉當然把這些事都算在楊嗣昌的頭上,心中認為是楊嗣昌故意給他掣肘,更是憋著一口氣要打大勝仗。

    楊嗣昌對于李國奇如此懂事,為了制衡左良玉,又暗示他說有本督師在,你將來可以取代左良玉。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华县| 宜宾市| 重庆市| 龙州县| 延庆县| 沂水县| 阿勒泰市| 峡江县| 曲麻莱县| 昌图县| 古田县| 罗江县| 祁阳县| 财经| 临江市| 会昌县| 武宣县| 新邵县| 湖州市| 朝阳市| 古浪县| 澄城县| 湖北省| 沭阳县| 满城县| 宜川县| 大悟县| 精河县| 绩溪县| 长治市| 巴南区| 崇礼县| 青海省| 武穴市| 龙里县| 平湖市| 安西县| 海林市| 聂荣县| 井陉县| 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