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六章代朕出征-《從驛卒開始當皇帝》
第(1/3)頁
“遼東之卒不可輕動。”楊嗣昌一本正經的道:
“那遼東皇太極定然是許諾了賀今朝什么東西,才會促使他加快稱王的腳步。
遼東戰事再拖下去,最該拖不住的便是皇太極。”
“難不成我大明就能拖下去嗎?”
陳新甲針鋒相對的喝問。
即使楊嗣昌是皇帝的寵臣,他也不在乎了。
其實除了激進派以及逃跑派之外,大多數廷臣都覺得這兩方人馬過于激進。
不過是新舊兵部尚書之間的爭端。
當年賀今朝即使橫掃三晉,朝廷主官部門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他們竟然以為是小股叛軍騷亂,相應自愚,相率自安。
內閣票擬諭旨的時候則是寫著用心堵截,以匹馬不入為功。
現在賀今朝才稱秦王,算個屁的緊急之事?
關外的韃子都能稱帝了!
況且這些年來,那些反賊可沒少稱王,連什么掃地王都有。
真是徒徒讓本官笑話。
崇禎手底下的人分為激進派、投降派,以及中間大批的擺爛派。
尤其是以陳演為首的內閣成員,皆是無所謀劃,以受賄聞名。
這些人在大明官場才是大多數。
故而他們對于大明即將到來的滅頂之災,依然的麻木不仁。
畢竟連錘匪在京師的門面擔當,孫傳庭還花錢與他們結交。
賀今朝將來若是想要治理天下,自是用得著他們。
這是一部分官員淺顯的想法,不要以為他們通過八股文考上進士之后,能有什么更好的智謀!
而京師內的有些官員,則是在打著另一個主意。
那就是賀今朝實力日益強橫,他們今后還有更多的路能走。
憑借他們的才高八斗、口若懸河之才。
賀今朝這個秦王將來入主京師,定然會愛惜他們這種不世出的才能。
那便又是一種飛黃騰踏。
縣長是哪個他們不在乎,只要自己能當縣長夫人就好。
所以大明擺爛的官員一種是無意識的,一種是有意識的想要為長久的打算。
他們都是準備效忠新朝的!
所以一旦崇禎出現什么政策,自是極力阻撓。
他們自認為也算是為“錘匪順利接管大明天下,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就是不曉得賀今朝將來能不能認他們“做出的功勞來。”
賀今朝也曉得孫傳庭在京師加大力度腐化大明官員。
所以更加耐下性子在山陜漢中四川等地培養大批量的吏員,以免將來再被這群蛀蟲抓到機會。
周延儒又重新審視了許鼎臣送來的奏疏,賀今朝在太原稱王,改年號為大錘,正式表明他取而代之的勃勃雄心。
周延儒捏著奏疏的手都有些顫抖。
作為重新啟用的內閣首輔,他心中明白大明如今到了什么地步。
京師外圍重鎮大同、宣府根本就不是錘匪的對手,很可能會一觸即潰。
自從嘉靖年間以來拖欠軍餉的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
大明儲存有限,專務節省,惜小誤大。
就連盧象升在宣大屯田的土地,如今也歸了別人,而不是被用于抵御錘匪積糧作用。
去年宣大斗米賣到二錢五分(銀),士卒月糧每石給銀七錢,僅僅可以買米二斗八升,卻缺支數月。
以至于軍士嗷嗷待哺,身無完衣,腹無飽食,馬無草料,器械等物均壞。
先前盧象升所做之事功虧一簣。
大批士卒紛紛逃亡錘匪,祈求收留能夠給一口吃的。
當初大明與錘匪之間相互議和,陳新甲特意加了一條逃亡人需要互還。
但錘匪仿佛忘了這一條。
而陳新甲忙于和朝臣、皇帝、洪承疇拉扯,根本就沒時間顧及。
底下的官員更是沒膽子前去討要。
這種情況是非常普遍的,大明東拼西湊給身在遼東的洪承疇支援,自然會短缺了其余各處。
從大同到薊鎮的大明士卒過的是什么日子?
就是給一升口糧還要摻糠秕沙子。
冬天也沒什么衣服穿,又凍又餓。
誰還給大明守邊效力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满洲里市|
巢湖市|
沐川县|
正阳县|
始兴县|
三原县|
西林县|
怀安县|
固阳县|
江北区|
金川县|
类乌齐县|
保德县|
余姚市|
永善县|
抚顺县|
泗洪县|
扶风县|
临泽县|
武冈市|
龙井市|
嘉义县|
大渡口区|
潼关县|
山阳县|
聂拉木县|
杨浦区|
澎湖县|
西充县|
五台县|
永寿县|
芮城县|
财经|
昌吉市|
辽阳市|
洛隆县|
盐边县|
博罗县|
武宣县|
苏州市|
阜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