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114章 清中期青花纏枝簸箕瓶 第二百五十三章 清中期青花纏枝簸箕瓶 沒有理會彈幕中的爭吵,楚塵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接著講道:“由于這個青花纏枝簸箕瓶比較大,就算用膠水黏上之后, 還是會擔心它會變形。” “這個時候,就要借助其他的輔助手段了。比如,在陶瓷瓶的外部用細細的鐵絲固定起來,里邊則是用上好海綿之類的柔軟有彈性的東西進行填充。” “如此這般,等過個幾天,確定膠水黏牢固之后, 我們再把這些輔助手段給去掉。” “至此,還不算完,因為用膠水黏連的緣故,這些縫隙處跟平常的地方會不一樣,我們還需要再度經過打磨拋光,使之恢復原有的光澤。” “這樣,我們就能得到一個修復完成之后的青花纏枝簸箕瓶。” 大致跟直播間的觀眾和五位修復師講了一下他所想的修復原理。 接下來,楚塵就正式開始了自己的預先處理工作。 沒錯,是預先處理工作,而不是可以正式開始修復青花纏枝簸箕瓶了。 這個青花纏枝簸箕瓶是從墓室里出土出來的,上面還夾雜著許多灰塵與沉淀物。 文物修復的前提就是清理。 而且這個清理也是十分有講究的,絕對不能破壞文物一絲一毫,但是又要盡最大的程度把外面不需要的灰塵和黏附物去掉。 出于這個原因,楚塵當然沒有立即開始修復。 當初在民間鑒寶節(jié)目的導演家里之所以沒有進行清理這一步,也是因為導演已經事先進行清理過了。 五個修復師總不能站在旁邊無所事事吧。 看楚塵干的熱火朝天,他們也都拿來了自己工作用的家伙頭,一起幫忙把這上面的污垢都清理了下來。 楚塵觀察五個修復師的清理手法,暗自點了點頭,他們的基本功打的還是十分扎實的,修理的手法是極其正規(guī)的。 清理完成之后, 楚塵又拿著它上聲波磁清洗機里面用聲波磁共振清洗,這樣清洗的既干凈又不傷害文物。 連一些犄角旮欄的細縫里也能被清理干凈。 等一切準備完成就緒之后,楚塵這才正式開始了他的修復工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