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縱然他知道少爺不會算計他什么。 可他怕了這“恩”啊。 受了恩,他就活得不自在了。 …… 西京市交大附屬第一醫院。 住院部。 315病房。 “少爺是好心的。”徐晴給少爺定了性,聽老爺子講的故事,她算少爺的擁躉了,“在那個年代,少爺肯將馬讓給太爺爺你騎,那么他就不會有什么壞心腸,壞心腸的人,只有少爺的爹——老爺!” 入了學堂,學新知識的少爺,怎么想也不是壞人。 這點她聽老爺子的敘述,可以肯定。 “老爺?他壞嗎?” 徐從嘆了一口氣,“他肯讓我爹和我在宅子里當長工,每月給糧,上初等小學堂的錢不夠了,也是老爺借的,煤油燈亦是老爺送的……” “這樣的人,他算壞人嗎?” 后半句他沒說出來,內心自忖。 他知道老爺是壞,可到底有一定的恩。比徐三兒肯踏實能干的長工不在少數,吝嗇的財東他亦不是沒有聽聞過。 怎的,借給他錢的財東,這就算壞了心腸? 當然……,他好歹也到了新時代,知道這“恩”與其說是恩,不如說是一層又一層的規矩。徐二愣子能模糊體會到的東西,他自然也知道的一清二楚。 恩大于天,規矩也大于天。 “老爺當年啊,是十里八鄉的良善人家。” 徐從說出了心底的話。 盡管他不愿意承認,可老爺確實得了鄉里的稱頌。任誰提起徐家堡子的徐家老爺,都會豎起大拇指,道一聲“好”字。在他八九歲的時候,徐家得了縣尊的獎賞,賜予了一面“積善之家”的匾額。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惡之家,必有余殃。”——《易傳·文言傳·坤文言》。 “壞的,只是當時的規矩。” “我和爹,太知恩了。” 徐從又道。 他不愿去苛責另一個人的過往。 比起其他財東,老爺算是做的不錯了。同樣,也是因為少爺的原因,他不愿意太去追究老爺的“過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