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蔣君臨跟著王老和王儲商談石油供給,談了三天總算有了一點眉目,代表團每個人都松了一口氣,除了談能源,也談了金融合作,這一塊是蔣君臨的特長,也是為什么帶他來的緣故,只有蔣君臨才能更清楚地知道談判的分寸,盈利。 在談判前,王老就給了他一個自由尺度,讓他發揮,蔣君臨談起來比較吃力,他這人作風強勢慣了,這一點在生意場上很管用,可在談判桌上就顯得有點吃力,我們是能源進口國,對方石油比水便宜,掌握了主動權,王老也就委婉提醒蔣君臨不要太過強勢,該示弱要示弱,卻不能丟了面子。 蔣君臨第一次談,并未談妥,回來就總結了經驗,也看過幾場別人的談判技巧,王老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態,也沒派人協助,讓蔣君臨自己去發揮。 這工作一點都不比一線輕松,每一句話都是看不見的圈套,看不見的刀子,稍不注意就會陷入被動,蔣君臨像是職場新生,很快就轉變自己一貫在金融圈的老大心態,第二場談判順利許多,王儲和他年齡差不多,兩人還約了一場高爾夫球,私人局。 這一場后蔣君臨就如魚得水,王老對身邊的人說,“看見了沒有,蔣君臨這樣的人,不管放在哪個位置上,他都能做得很出色,這種本事是天生的。” “是,您老是在歷練他。” 王老搖頭,“是讓大家都看清楚一件事。” 大家總想著去限制極道,限制蔣君臨,怕他專權,又怕他生出異心,怕他和季珹在一起,有損自身利益,所以他們一直把刀架在蔣君臨在脖子上在逼迫他。 蔣君臨也隱忍這么多年,沒有做過一件對不起家國的事情,彈簧壓到一個極限,必然會反彈,這道理誰都懂。 堵不如疏,何必處處限制他。 只要他一心為國,就應該把他拉攏在手里,國之利器,是握在手心,對準敵人,而不是反手對著自己。 “聽說他兒子遇刺了,情況如何?” “驚險,本該是一刀斃命的。”秘書說,給他一份視頻,“人在江邊遇刺,三分鐘就到南城醫院,沒錯過搶救時間,若是普通人等救護車,救護車還沒到,尸體就涼了。” 顧子遇遇刺,被拍了視頻,視頻是有時間的,他是幾點被送到南城醫院,也有記錄,當時顧瓷忙得無暇他顧,只想著救活子遇,每一臺手術,醫院都有存檔,顧瓷也忘了改時間,等她想起來已過了兩天,只要有心人就能知道不對勁。 江邊和南城醫院距離十一公里,三分鐘就到南城醫院,除非是坐上火箭了。 “陸知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