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秦晚拒絕容黎送他,她散步回家,她身體底子好,孕期也經常散步,根本也不怕附近鄰居看到她的孕肚,大大方方的。 容黎臨走時,問她這幾個月,是否有一刻動心過,想要和他,孩子有一個家。 秦晚冷酷地說了句沒有! 她很少撒謊。 也很少心虛,不敢真實地面對自己的內心。 秦晚是孤兒,從小就知道,自己是被拋棄的孩子,到了領養家庭后,一開始養父母對她還不錯,后來養父母有了孩子后,她的待遇就一落千丈,她從小看人臉色長大,她少年時曾經迫切地想要一個家,屬于她真正的家,不會拋棄她的家人。 在她長大的過程中,蔣君臨取代了家人的角色,栽培她,愛她,庇護她,所以她把蔣君臨當成了主子,也是哥哥。 有了父母后,她都成年,形成了自己的三觀,也不需要父母的愛,她知道父母很愛,很愛她,其實她不相信那句悲觀的話,童年的不幸需要一生來治愈,可她潛意識中,一直在補償自己,所以她買了很多,很多的房子,在她很小的時候,看著別的孩子被父母領進家門就知道,房子是一個人的港灣,是一個人的家。可再多的房子,其實并不是家,她也不覺得,她需要房子來治愈自己,一切都是她覺得。 事實上,在某一定的程度上,她一直在補償自己,可同時,她也清醒地知道,有人愛她,她不需要去治愈什么破童年,她有足夠強大的內心,去面對未來的生活。 她珍惜來之不易的家庭,不想傷害陳良東,蔣君臨,心里又很割裂地明白一件事,人在成年后,父母的家,并不是你的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