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030章:農(nóng)村酒局,我去給你打只野雞! 來到村里的“集體公寓”時,蘇儀的二大爺,老村長正和村支書一起忙著處理村民之間的矛盾糾紛。 糾紛的原因很簡單,昨天“蒼穹巨指”引發(fā)的巨型微生物之災(zāi),讓蘇王寨村受損嚴重。 在巨型微生物的破壞下,很多村民都失去了房屋,無家可歸。 作為這次災(zāi)難的罪魁禍首,蘇儀背負了很大的責任。 常言道,解鈴還需系鈴人。 為了補償村民們的損失,這一次蘇儀承擔起了災(zāi)后重建工作主要工作。 他用一把比例放大的n倍的鐵湯勺,從幾十公里外的縣城為村里挖來一棟爛尾樓,放在村中充當蘇王寨村的集體公寓。 這本來是一件好事兒,但壞就壞在,這是1棟——12層高的免費復(fù)式樓。 蘇王寨行政村人口不多,這也就意味著每戶村民不花一分錢就免費可以擁有一套嶄新的樓房。 這在當?shù)兀凑帐袌鰞r,至少需要20萬人民幣以上! 既然是免費的房子,干嘛不選個好點的樓層? 樓層越高,就意味著越不方便。 村民們都想住在較低的樓層。 畢竟,沒有哪個傻子喜歡每天爬上爬下。 有電的情況下還好說,乘坐電梯也就幾分鐘的時間。 但是,停電的時候可就麻煩了。 誰家住的樓層高,爬一趟樓能把人累癱! 都知道,農(nóng)村是缺電最嚴重的地方。 為了保證大城市的電力供應(yīng),每年夏季和冬季用電高峰時,最先壓負荷的肯定是農(nóng)村。 這就意味著每年的用電高峰時,住在高層的村民,很可能每天都要爬上爬下,連爬一個月的時間。 農(nóng)村不比城市,留在家鄉(xiāng)里的大部分都是留守老人婦女和兒童。 這一類的人,體質(zhì)本來就很弱。 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老年人,支氣管,哮喘病,心臟病,高血壓,帕金森……疾病纏身! 別說爬樓了,多走兩步就累得氣喘吁吁。 那些偏癱患者和中風老人就更慘了,上下一次樓,需要四五個人抬著才行。 所以,村民們都想住在公寓樓的最底層。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