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馬哈木夠鬼的,沒有渡河沖擊明軍軍陣,反而停了下來,靜等明軍渡河,然后半渡而擊? 李煜依舊是穿著那一身騷包的金甲,騎在馬上,立在朱棣身側,遠遠瞧著對岸狼頭下馬哈木的身影,心中正琢磨著,要不干錯掏出大衛克羅來給這家伙來上一發,大家都沒得玩拉倒? 就在這時,朱棣嘴唇輕動,冷冷的吐出兩個字:“開炮!” 身后的傳令兵立即揮舞令旗,命令迅速傳達下去。 不到三息之后,早就做好準備的神機營炮手點燃了火炮引信,下一瞬,轟隆隆的連續幾聲炸響,三十多枚實心鐵彈裹挾著巨大的動能沖出炮口,筆直的對著對岸瓦剌大軍砸了過去。 效果,勉勉強強。 為了便于行軍,神機營中裝備的火炮口徑不大,不是那種重達幾千斤的火炮,而是安裝在一種后輪低矮的木車上,兩匹馬就能拖得動。 機動力強,但威力小,射程近。 基本上一半以上的炮彈砸在了瓦剌大軍陣前,只有十幾枚幸運的彈丸砸進軍陣中,砸死砸傷了幾名個瓦剌人,引起局部混亂。 不等明軍神機營第二次開炮,馬哈木緊急指揮大軍后退三十丈后,恰好迎來了第二波彈丸。 砸在地上,彈起來,打瘸了幾根馬腿。 馬哈木抬頭看了看天空。 上午還晴朗一片的天空中,不知何時飄來了片片烏云,遮擋了陽光,陰沉沉的,仿佛下一秒,就要下起雨來。 拖吧!拖得越久,對自己越有利!只要明軍渡河,哪怕河水再淺,陣型也要亂,自己這邊的軍隊就沖上去!若是明軍不渡河,呵呵,馬哈木得意地笑了笑,反正自己不急,只要下起雨來,明軍的神機營就算廢了! 阿魯臺是如何敗亡的,阿魯臺派人過來通知過了,明軍中好像有一種非常厲害的火銃,好在數量大概不多,只有千余人。 “狡猾!”朱棣恨恨的罵了句。 馬哈木的小算盤挺實用的,步兵過河,會遭遇半渡而擊;派遣三千營的騎兵過河接戰也不行,雙方混戰在一起,神機營的火器便不能發揮了。 胯下戰馬暴躁的打了個響鼻,朱棣抬頭看了看陰沉沉的天空,隨時肯能會下雨,這雨一下起來,水位可能會暴漲,神機營的火炮多半也不能用了。 不過,朱棣冷笑一聲,任你馬哈木如何狡詐,也想不到,朕的新式火槍,不怕下雨了吧? 神機營火槍兵都配裝了斗笠,彈丸火藥都是定裝好的,打火裝置乃是燧發,只要不是遇上瓢潑大雨,依舊能保持連續發射。 朱棣從十幾歲就在軍中廝混,當燕王時,多次領兵出長城北征,靖難四年,其后又親征阿魯臺,五十多歲,大半輩子都在打仗,可以說,就馬哈木這些小伎倆,不過都是他玩剩下的。 “命令三千營護住兩翼,讓幼軍渡河,像上次一樣,給朕吊著瓦剌人打!” “神機營渡河!只要瓦剌人進入射程,立即停下來射擊!” “中軍五軍營跟上,在瓦剌騎兵沖過來后,護住神機營。” “是!”幾個傳令兵飛奔離去,將朱棣的命令傳達到各軍。 朱棣的應對方法很簡單。 正所謂一力降十慧,管它軍陣亂不亂,神機營換裝的新式火槍,射擊精度和距離大大提高,完全不用分段式射擊,只憑借個人槍法,精確射擊即可。 神機營使用的是前裝線膛槍,雖然裝填略慢,但射程比幼軍的后裝槍還遠!即便是從兩百步開始算,等瓦剌騎兵沖到身前,都足夠神機營士兵開槍四五輪了! 而且神機營不光是有火槍和火炮,除此之外,還有一窩蜂等別的火器,上陣時,也不是傻乎乎的直面敵軍,其最前方是有一排持巨盾的士兵幫忙遮擋敵軍的弓箭的,盾墻之后,還有兩排長槍手,用以防止敵軍騎兵沖陣! 并且,神機營的火槍兵、炮兵等,也是人手一把腰刀用以自衛。 為了防止自己人遮擋射界,此次渡河作戰,長槍手和火炮都留在了五軍營,只帶上了盾牌手。 盾牌手個個膀大腰圓,持著包鐵巨盾,緩緩進入斡難河;身后,神機營火槍兵端著早就裝填好的火槍,緊緊跟在盾牌手后面,槍口就架在盾牌上;第一排士兵身后,第二排士兵的槍口架在第一排的肩膀上,依次類推…… 每排五百人,綿延近一里,一共十排。 神機營左右,三千營騎兵分做兩股,緊緊護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