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冬月。 朱棣率領部分京營大軍,浩浩蕩蕩自順天府南下應天。 皇帝出征正式歸京,又是前所未有的大勝仗,皇帝下旨慶功,并取消三日宵禁,與民同樂。 就是委屈了順寧王,祖孫三代在國宴上為文武百官公侯勛貴跳舞助興。當然,這次馬哈木有了同伴,被鄭和俘獲的亞烈苦奈兒全家與張輔俘虜的黎季犛全家也一同獻上了異域舞蹈,倒是別有一番風味。 而且根據交趾送達的軍報,陳季擴已經被明軍追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想來不久之后他全家就能在應天團聚。 臘月十九,黃道吉日,宜嫁娶。 春和宮披紅掛綠,好一派喜氣洋洋;禮部尚書持節親迎,公侯作儐相,皇帝賜福,頒下金冊、金印…… 李煜仿佛一個木頭人一般,渾渾噩噩的被擺弄了一天,各種繁瑣的禮儀、程序弄得腦袋都大了一圈,好不容易等到一切塵埃落定,兩腳踹走一幫看熱鬧的弟妹,李煜終于進入太孫婚房。 胡尚儀臉色復雜,帶著十幾個女官伺候著,又是七八種繁瑣的禮節,眾女官退去,婚房內只剩下錦扇遮面的太孫妃胡善祥,以及伺候太孫妃的太孫嬪孫若微、太孫嬪喬卿娘,昭容喬清娘——選秀上的那對雙胞胎,李煜稱其為大小喬。 她們仨乃是大婚前七天進門,八抬大轎從春和宮側門抬進來的,頒下了冊寶,便有了名分,至于婚禮什么的,庶妃哪來的這東西! 今夜乃是太孫大婚之喜,按制,她們身為妾室,是要在一旁伺候著的,若是太孫妃不堪征伐,她們要幫忙頂上。 時近半夜,紅燭搖曳…… 時光翩然,轉眼間,已是八年之后。 永樂十九年! 青宮,李煜坐在樹下,春風拂面,院中桃花在風中飄落,胡善祥溫柔的幫他撣下肩頭上的花瓣,然后繼續幫其揉捏肩膀。 這是乃是太孫府邸,洪武年間的燕王別院,緊鄰皇城,建文年間朱高熾三兄弟曾囚禁于此,李煜大婚之后,便從老爺子那里討了這處五進的院子,改名青宮,并從春和宮搬來此地。 從名字上看,青宮,與春和宮一樣,都是東宮的意思。古人常以青宮代指東宮,至少李煜這個名字還是沒取錯的。 與八年前相比,李煜臉上褪去了青澀,嘴唇上也蓄起了短短的胡須;身后的胡善祥則與少女時期一般無二,只是身上的氣質韻味愈發的成熟了些,并隱隱帶著些許威嚴。 這也難怪,自從搬離太子府自立門戶,家里的大小事務皆是胡善祥一手操辦,她不愧是自小跟在胡尚儀身邊長大的,不光自家事物打理的井井有條,并在三年前,作為長孫媳,幫著太子妃張妍打理著皇帝后宮與太子春和宮的事物。 “殿下,不日陛下便要再次出兵北伐了,這次殿下還要跟著去嗎?” “北伐?不去!”李煜搖搖頭,嘆了口氣:“那是老爺子的執念,不滅了阿魯臺,他這輩子都睡不好覺。既如此,那便由著老爺子去吧,反正現如今韃靼也好,兀良哈也罷,不過是茍延殘喘而已,掀不起什么風浪來了。”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的陰謀詭計皆是徒勞。 八年前,大明開始興修通往草原內部的水泥路,沿路筑堡,百里筑城。 現如今,一縱一橫兩條主干道,加上沿路的塢堡,已經徹底將草原分割成片。 再加上大明對待牧民的政策,在草原上設置州縣,管理牧民,現如今,至少漠南已經被牢牢的納入大明統治之下,甚至漠南牧民,為了保衛自己的家產,紛紛踴躍參加明軍,三千營一擴再擴,已經有三萬人規模了。 不是就吸收了這么點兵員,而是實在是不想要這些冷兵器作戰的騎兵了! 明軍現在的絕對主力,那是十萬神機營! 火槍,火炮! 李煜帶來的鋼管早已經用完,再后來生產的火槍,所用的鋼材乃是大明所產,盡管李煜依托帶來的資料改進了煉鋼工藝,但生產出來的鋼材質量還是差了些,造刀劍是上好材料,可造槍管就不成了,最后只好加厚管壁,永樂火槍從原來的二十余斤增加到四十斤,好在威力變化不大。 湊合用吧,還能咋地,就這也足夠橫掃周邊了。 至于火炮,倒也在火槍的基礎上改進了一下,但進步不大,好在也足夠用了。 而草原那邊的韃靼和兀良哈,則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斡難河一戰,阿魯臺嚇得倉皇北逃,在漠北休養了三年才重新南下,占據了瓦剌空出的大量地盤,重新統合了漠北,但依舊沒什么作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