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544章 買下了-《重生之都市撿漏王》


    第(1/3)頁

    “嗯,爺爺,讓我來吧,你休息。”

    陳三順倒是當然不讓,人家馮天宇帶他過來,就是幫忙的,如果他還讓馮老上,那他來有啥用處?

    不耽擱,陳三順直接接過那個花觚,然后開始看了起來。

    從旁邊的備注上可以看出來,這個東西叫唐英制青花纏枝蓮紋花觚,一看這名字,就知道是什么朝代的了。

    唐英,清代制瓷家、書畫家,篆刻家,劇作家。

    他的字號很多,如:俊公外,還有俊公氏、雋公、叔子、蝸寄、蝸寄老人、陶成居士、沐齋居士、陶人、榷陶使者等。

    關東沈陽人,隸漢軍正白旗,一作鑲黃旗。

    據自述,幼即供役于養心殿,歷二十余載。雍正元年任內務府員外郎,六年至江西景德鎮御窯廠協理窯務,至乾隆元年調淮安關,移理九江關,后調粵海關,十七年又調回九江關,仍兼理窯務,前后共二十七年。

    此人精通泥土坯胎、釉料火侯,善于仿古名窯,所督造瓷器均較精美,后人稱為唐窯。

    也精通山水、人物及書法篆刻。

    其存世作品主要有白地墨彩篆書壽字筆筒、行書筆筒、冬青釉隸書“朱文公家訓”瓷板、粉彩三果盤、青花纏枝蓮花觚等,分別收藏于故宮博物院、魔都博物館、華夏歷史博物館等處。

    而這個唐英制青花纏枝蓮紋花觚,便是唐英最為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

    花觚本是青銅器的傳統造型,后多為瓷器所仿,唐英制花觚的獨特之處在于,其分兩段燒制,然后上下相對由卡口相連,可謂創造了瓷器花觚的嶄新樣式。

    根據相關的資料可知,乾隆五年至乾隆八年,是唐英事業的波折期,期間為取悅乾隆,他努力創造、試驗各種“新式玲瓏巧工之器”。

    此款花觚,正是這一時期的名作。

    后被冠以“唐英花觚”的名稱,亦是唯一以人名命名的瓷器品種,可見其價值之高。

    陳三順對唐英這號人物,還是比較了解的,畢竟唐窯這么出名,就是被這家伙弄出來的,他對唐窯有所研究,自然對唐英很了解。

    這個青花纏枝蓮紋花觚,胎體潔白細膩,瓷質堅密,胎壁比雍正青花略厚。釉面勻凈,略閃青白,光澤瑩潤。

    青花發色“穩定、渾厚、沉著”,使用國產上等浙料燒制,與雍正青花差別不大,達到了很好的發色效果。

    從造型方面,在繼承前朝花觚基本形制的基礎上,大膽創新,開拓了乾隆花觚的新式樣。

    通體紋飾以纏枝蓮紋為主,上下多達十四層,口足呼應的連續回紋,規整的仰蓮紋、飽滿的如意云頭紋、疏朗的纏枝蓮紋等,都成為后來乾隆青花瓷器裝飾的典范。

    在腹部開光處,書“養心殿總監造欽差督理江南淮宿海三關兼管江西陶政九江關稅務、內務府員外郎仍管佐領加五級、沈陽唐英敬制,獻東壩天仙圣母案前永遠供奉乾隆六年春月谷旦”款。

    這些款書,不僅確切的年款成為研究乾隆瓷器發展的重要線索,其屬具的官職也成為人們認識和了解當時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的重要資料。

    不多說,陳三順直接橫抱花觚,然后曲指一彈,清脆中帶著絲絲的雜音。

    盡管這一款采用的是國產上等浙料,比之前用的蘇泥勃青稍微好一些,但依然有些雜質,回音不是很清澈。

    確定填充料沒問題之后,陳三順直接透視內部,看有沒有明顯的新舊痕跡,同時看看里面有沒有“杰”字,如果有,那是贗品的幾率就比較大了。

    在陳三順的一陣透視下,并沒有發現可疑之處,內部胎質也沒有明顯的老舊分化。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仁县| 新丰县| 昌黎县| 仁布县| 永善县| 隆安县| 长岛县| 涿州市| 扶风县| 湘乡市| 和龙市| 兴化市| 邻水| 阿荣旗| 乌兰浩特市| 扎赉特旗| 隆安县| 通州区| 康定县| 莫力| 喜德县| 中西区| 咸宁市| 安顺市| 房山区| 玉树县| 宜兰市| 垣曲县| 绍兴县| 禹州市| 新津县| 邯郸县| 巴彦县| 新巴尔虎左旗| 奉贤区| 密山市| 余庆县| 桃江县| 莒南县| 永康市| 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