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今天朱家的喜事還沒完。 比喜寶笑的更燦爛的朱五六駕著騾子車回城了。 他會來的時候一路都在想,他怎么的就那么的幸運,家里面孩子們這么多,本來該是累贅的。 可他們家的孩子一個比一個有福氣,一個比一個有出息,從大的到小的都比他朱五六強。 強是好事兒啊,一代更比一代強才是正理兒。 回家拆了斗篷,摘下帽子,兩只大手就往孫佩芳熱乎乎的臉蛋上蹭,給人蹭的直心煩。 “咋的了?你男人稀罕你還不讓啦?啊?孫繡娘?” 一個稱呼仿若回到了從前,倆人剛認識的時候,朱五六不好意思叫人家佩芳,也不能由著心里想法叫媳婦,就保持距離叫孫繡娘。 那時候一叫算是尊稱,這時候孫佩芳再一聽就聽出了幾分調戲。 “別整我,心煩呢。” “怎么的了?家里孩子鬧騰你了?” 孫佩芳搖頭。 對嘛,孩子們都很是聽話,不可能有鬧人的,真要是鬧了他就家法伺候。 一問那是咋的了,孫佩芳這才說了實話,說心疼孩子了,孩子明明是女娃卻過的那么辛苦。 等學堂再開學了上午要跟著樓先生學習,中午還要去吳又仁那當學徒,下午又得跑回來繼續上課,這一天凈瞎折騰了。 這不,她已經開始給孩子們做鞋了,得多給喜寶做幾雙,她要是個死心眼的天天去吳又仁那,那得多費鞋子呀。 轉身還埋怨起了朱五六,“你說你都是個里長了,怎么就不給咱家丫頭們看看人家,要是喜寶和元寶能嫁到好人家里,是不是能少遭點罪。” 朱五六被說的一愣。 他確實是沒給孩子們留意這些,主要是孩子們一直呆在他身邊,他都忘了他們啥時候長大的了。 算算日子,要是今年的科舉沒有延后,那小滿開春了也該參加鄉試了,參加鄉試就證明孩子長大了。 然后是周歡,都及笄了,虛歲已經十六,別人家的姑娘到了這個歲數都能當娘了,她還一天天的在錢眼兒里游呢,且很沒有正形。 的確是該找個人好好地管管她了。 他且得給她好哈尋摸尋摸,他家的孩子必須得找個好婆家,絕不能攤上惡婆婆。 要知道,成親這件事那看似是兩個人的,其實是兩個家族的,軟飯男的踩上富家女能平步青云,清貧家的女子若是嫁了好丈夫卻不一定有好結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