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花繚亂,難以置信,且瞠目結舌! 宋玉吃驚地看著這些詞條,腦海中迸出一連串問號。 吳宗摩是什么神人?! 他到底研究出了一種什么樣的納米材料,竟然對科技發展有這么大幫助! 核聚變反應堆都造出來了? 宋玉急忙查了查核聚變反應堆,然后發現吳宗摩的納米材料大大縮小了核聚變反應堆的體積,從而降低了核聚變反應中的能耗,使核聚變反應堆的產出效率大大提升! 現在實驗室里的核聚變反應堆已經可以穩定地對外輸出能量了,而且產出大于投入,比一般的發電站效率高不少,只不過還比不上普通核反應堆,因此仍停留國內各大核物理研究所中,等待進一步的完善。 但可以預見的是,五十年不再只是個口號。 核聚變反應堆已經踏上了商業化的進程,普通人有生之年一定能看到核聚變發應堆在各大領域發光發熱! 宋玉驚喜道:“接下來只要我把現在的核聚變資料發給王老,核聚變反應堆就能真正實現了!” 材料對科技發展實在太重要了! 宋玉專門檢索吳宗摩的超級納米材料,發現吳宗摩創造性地開發出了一種反常識反直覺的小分子陣列,這種陣列被科學界稱為吳氏納米結構。 文獻上的字密密麻麻,宋玉看不懂,但他大致上對吳氏納米結構有了認識。 吳氏納米結構可以讓金、銀、銅、鐵、碳等許多常見材料的小分子獲得新的的物理性質,或是加強原本就有的物理性質,促使了一大批新型納米材料誕生。 這些納米材料各有千秋。 有的輕的像一根草,但做成的小刀可以輕易撕裂鋼鐵;還有的材料高溫時不導電也不倒熱,常溫時卻能近乎零損耗傳遞熱能和電能;還有的材料耐高溫或耐低溫耐到匪夷所思的程度...... 這些材料推動了許多從前只存在于科幻小說中的事物誕生。 例如科幻小說《沙丘》中的撲翼機。 撲翼機是仿生學的造物,通過模仿蜻蜓的翅膀運動,獲得遠超旋翼機的靈活性,并且對各種惡劣環境都有不錯的耐受能力。 但因為以前的材料太脆、太重、太不耐磨,撲翼機始終停留在藍圖上。 新型納米材料問世以后,撲翼機迅速飛出藍圖,已經在華國軍工廠的生產線上批量制造了。 不僅如此,華國甚至開始設計空天母艦了。 空天母艦就是飛在外太空的航空母艦,很多科幻電影中都有它的身影,但誰也沒想過現實中也能有它。 新型納米材料解決了重量和強度的問題,實用的核聚變反應堆也提上了日程。 華國順理成章地設計空天母艦,力圖核聚變反應堆取得突破后就立即著手建造空天母艦! 這些只是關于納米材料比較出名的新聞。 納米材料在其他方面也都作出了難以想象的貢獻,例如體內醫療保健機器人,堪比真肢的義體假肢,能夠分解污染物的微型清潔機器人...... 人類仿佛一夜時間就進入了科幻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