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小和尚背劍上越秀-《公子世無雙》
第(1/3)頁
時盡五月,云州的天氣開始變得潮濕且悶熱,尤其是午后未時,不知人間憂愁的陣陣蟬鳴聲叫得人心煩意亂,越秀劍閣以北被炙熱日頭烤得發燙的小路上,有一老一小兩個和尚徒步朝南而行,身上挎著兩個水囊的老和尚沒有穿袈裟,八九歲年紀光頭上卻有六個戒疤的小和尚,肩后背著一柄有層層灰布緊實裹起來的長劍。
老和尚左手始終保持著單掌立在胸前的姿勢,垂在身側隨著邁步行走而稍有擺動的右手則自然放松,四指微屈拿拇指慢慢捻動一串折射出各種光彩的香灰琉璃念珠,小和尚跟在后面亦步亦趨,低頭盡量踩著老和尚的影子躲避陽光,時不時扯起袖子抹一把頭上絡繹不絕的汗水,嘴里不停輕聲嘟囔,抱怨早晨起來的時候還有些陰云看著像是要下雨的樣子,結果沒多久云彩就被太陽曬化了。
從鹿山出來,經過洞庭路、岳陽樓還有一座再用不了多久就會倒塌的龍王廟,再乘小船渡過水流湍急到讓小和尚面色發白的壯闊云瀾江,好不容易走到一處遠遠就能看見里頭有一座七層高樓的莊園,老和尚卻不肯進去,只在山谷北側的樹蔭下站著看了半個多時辰權當歇息,就又催著趕路。
這一路山高水遠,小和尚也記不起到底走了多遠,只記得自己腳上的千層底布鞋已經穿破了有八九雙,每回鞋底磨穿或者鞋面被腳指頭拱出窟窿來,老和尚總笑著打趣,說他是腳上有鋼牙、心里有棱角,需要行萬里路、經百場苦難才能修成正果,覺得身上背著一柄長劍就算踏進江湖的小和尚爭執說自己雙腳上刺穿布鞋的應該是劍氣,老和尚搖搖頭,小小年紀,最多是天熱捂出來的腳氣。
穿著一身寬大淺灰色粗布僧袍的老和尚不光不肯御空而行,出門還沒有帶銀子,好在大周境內的百姓都有向佛齋僧的善心,饒是如此,正長身子的小和尚也是饑一頓飽一頓,寺里苦修的師兄們也有秉持過午不食的,但人家好歹早晨那一頓吃得肚子滾圓,尤其是現在都知道兇獸即將傾巢而出越過劍山的消息,不少村莊都十室九空,想化緣混一頓齋飯都沒處找炊煙去。
肚子里咕嚕嚕叫了兩聲,小和尚老氣橫秋地嘆了口氣,以往仗著與年紀不相稱的輩分在寺里無憂無慮慣了,自從走在前面擋著陽光的老和尚辭去大周國師之位,他的日子好像就一天比一天不好過了,聽到身后饑腸轆轆的聲音,老和尚腳步并未停頓,笑道:“再忍忍,還有不到三十里就是越秀劍閣,貧僧的面子夠換百八十頓飽飯。”
聽師父提到越秀劍閣,早對老和尚望梅止渴的手段提不起一絲情緒來的小和尚,再度嘆了口氣,憂心忡忡地問道:“師兄,靖南公可是只差一步就能飛升成仙的十二品劍修吶,您老真覺得能打得過他?”
捻著念珠的空相神僧呵呵一笑,“貧僧可沒跟你說過他離飛升成仙只差一步,師弟啊,江湖上的話聽七分信三分就夠了,靖南公如果只差一步就能成仙,師兄若是勝了他,豈不是只差半步就能立地成佛了?”
與被世間善信奉為活佛的四大神僧同輩分的小和尚撇了撇嘴,嘀咕道:“成佛有什么好的?”
空相笑道:“小師弟,你以往總覺得出家當和尚不如那些仗劍快意恩仇的修士快活,那柄劍你從咱們白馬禪寺到云州背了數千里路,兩邊肩膀都磨破好幾回了,打掉牙往肚子咽又有什么好的?成佛好不好,要成了佛才知道。”
小和尚無言以對,突然想起曾在寺里見過一面的那個白衣少年,手提長劍腰懸美玉,玉樹臨風的一塌糊涂,不由得第三次嘆了一口氣,這位執掌天下佛家第一大寺的師兄說,他們現在走的就是陳無雙曾經走過的路,龍王廟、岳陽樓、洞庭湖、河陽城、浣花溪、云瀾江,不知道陳無雙走過這些地方的時候是何等意氣風發,被空相神僧代師收徒,取了個法號叫空空的小和尚只覺得自己很狼狽,半點闖蕩江湖該有的瀟灑快意都沒有,風流兩個字就更不用提了,壓根不挨著。
“師兄,你去找靖南公比劍,是為了司天監陳無雙?”備份極高的小和尚從空相身后探出身子朝南忘了一眼,云州越往南走,層巒疊嶂的山峰就越多,不知道哪一座會是屹立天南千萬年的越秀山。
老和尚沉默片刻才搖搖頭,摘下水囊輕輕拋給身后的空空師弟,溫聲道:“是也不是,這些事情哪能說得清楚呢。讀書人在朝堂上運籌帷幄,修士在江湖中往來如風,咱們出家人就只好琢磨著怎么幫一幫天底下的百姓了,誦經是功課,普度眾生也是功課,這可不能偷懶。”
灌了一口涼水更覺得餓的小和尚似懂非懂,問道:“那要是靖南公不愿跟你比劍,咱們怎么辦?”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竹工卡县|
朝阳县|
精河县|
噶尔县|
昌黎县|
蛟河市|
镇宁|
靖江市|
若尔盖县|
深泽县|
南京市|
晋州市|
陆河县|
南澳县|
嘉兴市|
永昌县|
洛扎县|
常宁市|
峡江县|
新郑市|
芦溪县|
普兰县|
桑植县|
黎城县|
东乡族自治县|
张北县|
安宁市|
会泽县|
齐齐哈尔市|
当涂县|
调兵山市|
乐业县|
铁力市|
屯门区|
扶绥县|
太白县|
山阴县|
梅河口市|
达孜县|
榆树市|
孟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