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老馬放屁,適逢其會-《公子世無雙》
第(2/3)頁
陳無雙嗯了一聲,反問道:“怎么,你好歹也是道家祖庭的掌教,沒聽說過?”
年輕道士回頭往第二駕馬車處看了一眼,“道家源遠流長,開枝散葉成百上千,自大周開國太祖得了白馬禪寺那群禿驢的相助,逼著鷹潭山低頭千年有余,不少流派都頂不住夾縫里生存的艱難辛苦,逐漸斷了傳承,外人只說江州鷹潭山是道家祖庭,卻沒多少人知道光是鷹潭山上的道觀,就能細分成十余個派別。西河派,我當然是聽說過的,沒記錯的話,應該是雷法神霄派的支脈。”
陳無雙早猜到滿打滿算只有師徒三人且大弟子還不知蹤跡的西河派來頭不小,別的不說,能讓蘇慕仙那頭可以力戰十品高人不落下風的兇獸黑虎乖巧成一只貓,徐守一的本事就不容小覷,但其實根本不清楚這老道士的師承底細,聞言也來了興致,咂摸道:“雷法神霄派?名字聽起來挺威風。”
孫澄音輕笑一聲,“何止是聽起來威風,雷法神霄派是道家符箓三宗之一,創派祖師是出身于鷹潭山的得道高人王文卿,早在前朝第二任皇帝在位時就飛升成仙,留下來的道統豈能差了?”
胸無點墨的探花郎連前朝一共有多少代皇帝都說不準,哪里知道得道飛升的王文卿是何許人,撇了撇嘴,打趣道:“這么論的話,徐掌教也算是鷹潭山的弟子?”
年輕道士點點頭,傲然道:“鷹潭山上有一方石碑,是前朝開國皇帝御筆親書,寫的是永掌天下道教事,所以天下但凡道家弟子,名義上都歸鷹潭山統領。”
“口氣不小,這么大能耐怎么讓白馬禪寺的和尚騎在頭上拉屎?你也說了,那是前朝皇帝寫的,大周可不認這一章。”
孫澄音無奈嘆了口氣,突然轉頭問道:“你···字寫得怎么樣?”
去年第一次出京時就敢自吹自擂“少年劍仙一等風流”,陳無雙說起大話來面不改色,“還真不是公子爺跟你顯擺,駐仙山掌門白行樸前輩見過我的墨寶,直言起筆有劍意,另外,你想來是孤陋寡聞慣了,沒聽說過我陳某人是今年新科探花郎。無妨,圣人有云,人不知而不憋屈,是君子也。”
不說最后一句話還好,畫蛇添足扯了句面目全非的圣人云,登時讓孫澄音看透了這位探花郎的真正學問,語重心長道:“那叫,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有一說一,可想而知你的字能寫成個什么慘絕人寰的樣子。”
惱羞成怒的陳無雙冷哼一聲,嘴硬道:“你懂個屁!”
出身于江州都督府這等富貴豪門的孫澄音大概是有潔癖,不時伸手輕輕拍打道袍沾上的灰塵,下意識瞄了眼陳無雙那一襲團龍蟒袍,見馬蹄踏起來的塵土已經在下擺處積了一層薄薄浮塵,痛心疾首恨不能替他拍了去,嘆了口氣,挪開目光又問道:“那充當車夫的,也是西河派弟子?”
陳無雙一向很愛干凈,只是黑色蟒袍委實太不耐臟,拍了幾次之后索性不再管了,想著等夜里找到安頓的地方再收拾衣裳,卻不知道已經被孫澄音在心里認定他是個邋遢脾氣,沒好氣道:“不是。聽徐掌教的意思,那人是陰山一脈的弟子,三境修為,在陣法一道上造詣不俗。”
孫澄音臉色微微一變。
老道士徐守一和常半仙都認出了那瘸腿修士是陰山一脈的傳承,只是不學無術的陳無雙懶得問,兩個人老成精的也不屑于跟他多說,可孫澄音卻知道陰山一脈這四個字意味著什么。
道家數量眾多的分支中,陰山一脈可謂是最特立獨行的一支。據說陰山派的祖師曾經有望在道家祖庭做一任掌教,此人于術法上的天賦高得令人發指,說是騎青牛的道祖端碗追著喂飯吃都不為過,鷹潭山因此對他寄予厚望,以為他在花甲之前就有飛升成仙的莫大機緣,可沒想到,他走了在正統看來是舍本逐末的歧路。
道家修士跟佛門和尚在修行上有相同之處,都是首重修心,講究以道為體、以術為用,天資卓絕的人最怕心志不堅,這位聰明絕頂的奇才偏偏就是這樣,在嘗到術法神通的甜頭之后,居然開始厭惡嘮嘮叨叨的晦澀道經,耳不聞則心不煩,索性借著出山游歷的借口躲到陰山自己修行。
以他當時被道家祖庭認定是下一任掌教的特殊地位,當然可以自由出入鷹潭山存放珍貴典籍的道德洞,臨行之前悄然帶走無數關于術法的古籍原本,后來其師長有所發覺已經為時已晚,再想在茫茫萬里江山中找到他無異是大海撈針。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原县|
崇左市|
华亭县|
屯门区|
金溪县|
岳池县|
高邮市|
德保县|
太白县|
高台县|
祁连县|
奉贤区|
德兴市|
临清市|
马山县|
十堰市|
邵武市|
缙云县|
灵璧县|
南靖县|
岗巴县|
双柏县|
平乐县|
孟州市|
阿鲁科尔沁旗|
会东县|
定襄县|
凤山市|
罗定市|
阜新市|
丘北县|
泰来县|
德令哈市|
沅陵县|
张北县|
临西县|
邻水|
宁陵县|
彰武县|
汶川县|
龙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