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陳晉見他這幅模樣,也不知道應該怎么去勸說。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誰都覺得自己家的經最難念,大概就是這個道理了。 聽完潘仲洋說的話,陳晉忍不住在想,以他最初的心態,還有他對哥哥的態度來看,要是當年潘伯海就幫他買了房子,兄弟倆一起炒房的話…… 以潘仲洋的本事,兄弟倆說不定比現在潘伯海的位置要高得多! 畢竟他們家可是經歷過兩次拆遷的! 其實絕大多數土生土長的東江本地人,有許多家庭都經歷過兩次甚至三次拆遷了。這是城市發展的必然進程,尤其是東江市這樣的省會級大都市,發展的速度更快。他們只不過是在享受經濟發展帶來的福利而已,別人也眼紅不來。 這便是所謂的起點了。兄弟倆的起點,實際上已經比絕大多數人要高上幾個階層了。 有兩次拆遷的基礎,再加上潘仲洋的專業知識和能力,結果根本無法想象嘛! 畢竟剛才潘仲洋對于明年行情的分析和判斷,跟陳晉內心的判斷幾乎是一模一樣的。 然而不同的是,陳晉的信息渠道比潘仲洋要寬太多了,所以他的是推斷,潘仲洋的才是預測。 “學霸不愧是學霸呀!”陳晉不由得想著,便開口問道:“潘先生,冒昧問一下你學的是什么專業?” “經濟統計學。”潘仲洋回答道:“屬于應用經濟學里的一個科學。” 陳晉點了點頭,又道:“怪不得你對接下來行情的看法這么獨到呢。” “在區財政局,我是個副股級的九品小官,所以能接觸的數據比較多,自己閑下來的時候,比較喜歡分析。”潘仲洋道:“其實清和苑這個板塊,我已經留意很久了,而且今天來,是故意喊上我哥哥的~” 陳晉眨了眨眼,看著潘仲洋一臉釋然的神色,明白過來,原來他真的已經決定跟過去決斷了。 不過想想也對,潘仲洋畢竟不是個書呆子,甚至他的情商未必就比他的智商低了。只不過這份情商可能是在后來財政局的工作中才鍛煉出來的吧? 就跟他哥哥當年一樣,越長大,也就越有了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想法。 潘伯海做的一切,他也漸漸看透,漸漸厭惡了。 所以雖然他其實大可以自己拿著錢就把房子買了,卻依然把消息漏給了潘伯海,故意讓潘伯海再跳一次梁,好讓自己徹底死心。 今天,是他給潘伯海的機會,也是給自己的機會。因為,他馬上就要結婚了,真的不能再這樣無限期的拖下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