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陳晉和張燁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出了贊許。 事實上,在房地產銷售這一行呆的久了之后,只要看見某個樓盤或者項目的信息,再結合價格,就大致能夠判斷出它的銷售情況會是什么樣子的。 這是市場敏感度的問題,正如合格的經紀人,在自己負責小區的房東報出戶型和樓層位置之后,就要能立刻給出符合市場的價格。 而像他們二人這樣的精英,范圍自然是要擴大到一個區域,一個城區甚至是整個東江市的。 通過陶芳的介紹,陳晉也明白了“良山文化村”項目,絕不像他之前以為那樣,只是沖量性質的。相反,這個項目一旦運作好了,非常有可能成為一個地標級的項目。 “小陶。”陳晉問道:“樣板房可以看看嗎?我們倆都有點興趣。我想看看大戶型的,我朋友想看看小戶型。” “當然沒問題了。”陶芳有些高興道。因為一手銷售和二手銷售在許多數據考核方面都是一樣的,帶客看房也是重要的標準之一。 “那麻煩二位把聯系方式告訴我一下,我登記一下。樣板房并不在售樓處,而是在工地里面。”陶芳說道。 兩人很配合的就把聯系方式給了她。只不過給的并不是自己常用的手機號,而是備用手機號。 這也是身為經紀人的無奈。因為他們的手機號碼,只要上網一搜索,就會跳出來大片的房源信息,一看就知道的同行了。 所謂同行是冤家,難免多些麻煩。所以他們因為業務需要,都準備了一個備用號嘛。這些號碼一般是黑號,路邊小店隨便就能買到,但是勝在不留痕跡。只打不接。 記下了號碼之后,陶芳都撥打了一下,同時朝著兩人歉意的笑了笑,隨后去安排看房車了。 她走開之后,張燁對陳晉問道:“你覺得這個項目怎么樣?” “賣情懷呀!”陳晉認真道:“很高端。按照這個套路,那么離市區距離遠反而成了他們的優勢。連獨棟別墅都有,目標很大呀!” 張燁也點了點頭,按照陶芳所說的,小區里的商業配套就能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這樣的模式已經有那么一點西方味道了。 許多西方國家的居住模式都是這樣的,住在城外,工作在城里。出一趟門就采購一周的生活所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