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234章 第十三次相親150 陷阱無處不在。 類似的陷阱對m君而言并不是新鮮事物。 生活在人類群落里的哺乳動物與那些活躍在森林里的遠親不同,只有其中的弱者才會面臨危險的陷阱。 人是不敢對強者暗下黑手的,不論這強者是異類還是同類。 當人面對絕對的強者時,通常會匍匐在地上,奉對方為王,甚至拜對方為祖宗,千秋萬世都恭敬崇拜。 這大概就是北宋老趙家打勝仗還要伏小做低的心理根源。 他們君臣打心底里承認遼比宋強,于是乎就算戰(zhàn)勝對方,也不敢與之對等交往,非得矮上一頭,才覺得心安理得。 這種心理不光老趙家有,滿清愛新覺羅家也有,且不只是心理問題,還帶著先天不足的發(fā)育不良病癥。 宋遼之戰(zhàn)中,宋真宗的戰(zhàn)場勝利,事實上算不得大捷,只是挫了挫對方的銳氣,頂多等價于威尼斯共和國在海戰(zhàn)中第一次打敗奧斯曼帝國海軍的那種勝利。 雖然是貨真價實的勝利,但根本沒有傷到敵人的筋骨,對方隨時可卷土重來,像從來沒敗過一樣,再大戰(zhàn)一場。 而北宋君臣實在沒長著與敵血戰(zhàn)到底的硬骨頭,于是乎見好就收,簽訂一個比徹底敗亡稍好的恥辱條約,就成了可考慮的選項。 清法之戰(zhàn)中,清軍所得勝仗是真正打出國威,并引發(fā)法國內(nèi)閣倒臺的,名副其實的大勝,可謂是一掃幾十年頹勢,令人刮目相看。 可清軍好不容易打出的威風,被清廷顯貴們像扔用過的廁紙一樣,幾乎是在得勝的同時,就急不可待地扔進垃圾桶里,就好像根本沒贏過,實際上就是個大敗仗一樣。 m君每次讀到這段歷史,都會很好奇,既然不論輸贏都要割地賠款,何必打這一仗呢? 他不太相信滿清統(tǒng)治階層都是閉目塞聽的酒囊飯袋。 如果他們真的都是飯桶,也不可能統(tǒng)治偌大的帝國兩百多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