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240章 第十三次相親156 那位同事的同學叫a君,是bj某最著名的外語學校的研究生,在一家外國人開設的公司上班。 同事在第一次介紹a君時,特別說明,這位老弟英語水平很高,是英語專業八級,簡稱專八。 說實話,m君對此沒概念。他在大學的時候,認識的所有外語學院學英語的女孩都有專八證,潛意識里就認為,專八證是英語專業必備的證,凡是學英語的人,都得是英語專八的才能畢業。 畢業后,他馬不停蹄去首都討生活,一直在那漂了很多年,這個謬識還沒來得及被糾正。 直到后來,他回到那個北方土里土氣,卻硬自稱很國際化的地方上班,才有機會接觸到英語水平遠遜于首都和母校同類專業人士的人。 這才從一個英語專業同事的嘴里聽說,不是每個英語專業的學生都能過英語專業八級,就像不是所有財貿專業的人,都可以考過注冊會計師,也不是所有長著四條腿的馬都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一樣。 直到這時,他才意識到,a君在其本專業的人群里,算得上是精英人士一類,本該被m君高看一眼的。 他清楚記得,有一次a君和吃飯時偶遇的外國男人談笑風生,嘰嘰喳喳地像是兩只小鳥。 本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卻熱絡的像是久別重逢的戀人。 拋開a君的小癖好,他在這個河朔國際化城市里,再也沒見過有誰能和老外像拉家常一樣說話。 大多數自稱外語很好,甚至在國外生活過幾年的人,和外國人交流起來的感覺,一看就是兩個外國人,在用某種語言工具溝通,而不是兩個人在無拘無束的交談。 可以說,這些人的外語水平,僅僅是勉強可以應付日常使用,遠不足以被稱為一個“好”字。 這種事仔細想想其實挺有趣的。 先不說從普通表演學校畢業的學生,就算是國內最著名的電影學院畢業的學生,一定會成為一個優秀的演員,或者導演嗎? 其實,并不會。 其中不少人可能都沒機會上鏡。 我們在電視能看到的,只是其中少數的成功者,或者說在優勝劣汰的環境路,存活下來的那幾個。 而且,那些能夠站住腳的人,一般情況下站得很穩,足可在風云變化中,最為時代的弄潮兒,踏浪而行幾十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