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248章 第十三次相親164 三大武俠小說家稱霸通俗文學書籍市場的年代已是明日黃花。 倒不是有后起的武俠小說家取而代之,而是武俠小說自身已經沒落,失去對年輕人的吸引力。 這種作品本身就像是魔幻故事,或者有部分成人內容的童話,對中年人和老年人基本沒有吸引力。 因為,中老年人知道,那都是沒營養的胡說八道,與其浪費金貴的時間看這些東西,還不如多花點時間研究自己的體檢報告。 這種小說的受眾群體是三十歲以下,心中仍有浪漫幻想的年輕人。 但是,當下的年輕人遠比當年的青年更浮躁,因為網絡信息的爆炸式傳播,使得他們看似比前輩們懂得更多,實際因心智不成熟,更容易受到各種歪心思的誤導,反倒更加缺乏真正的生活感悟,以至于無法領會所謂的武俠世界的美感。 武俠小說有美感嗎? 肯定是有的。 m君覺得,美感所在不是血腥暴力的打斗場面,更不是五花八門的武功,而是人在江湖里可以快意恩仇,在虛構世界里活成理想化的人,不再是一只被各種枷鎖壓抑束縛的哺乳動物。 他年輕時愛看這種作品,最大的原因就是看完之后可以減壓,特別是看到主角打敗仇敵時,或者掃平某個土匪的山寨,擊垮某群不可一世的強敵,就會像自己戰勝敵人一樣心情舒暢。 現在的青年似乎體會不到這種閱讀樂趣,更喜歡的是比武俠小說更膚淺、更無聊、更不知所謂的網絡垃圾文學。 比如:玄幻文學、穿越文學、男女不分的文學。 也就是那些傾向于一次性閱讀的文學。閱讀這些作品的體驗,非常像放蕩男女之間的露水姻緣,要的就是短暫而強烈的感官刺激,過后就是相忘于江湖,因為本就不想再見,自不必對方有修養、有內涵、有道德。 潘金蓮與西門慶要是活在當代,大概不會是那種結局。沒準他們還能如意得水,成為當今時代的弄潮兒。 當然,當下的垃圾文學與過去的武俠小說最大的區別,倒不在其蒼白淺薄沒有內涵。 在三大武俠小說家橫空出世之前,武俠小說在時人眼中就不只是淺薄,簡直就是歷史故紙堆里的垃圾。 這三位對武俠小說有再造之功,使其在瀕臨滅亡的時刻,陡然間峰回路轉,迎來輝煌盛大的發展期。 可惜,后續跟進的武俠小說作者們實在是乏善可陳。 他們的文筆無法與前三位比肩,構思故事的能力,也遠不足以與之雁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