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266章 第十三次相親182 如果那人的結論是真理,恐怕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所謂人際關系。 人與人很難完全平等,就算上溯到原始人活著的時候,也很難在人類社群里找到這種關系。 這種事本就是“皇帝的新衣”,其實誰都明白,只不過沒人喜歡當那個說實話的小孩子。 說實話的人不一定會變石頭,但有極大的風險被孤立。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的“秀”就是不同。 人們最不能容忍的不是罪惡、懶惰、貪婪、傲慢、饕鬄、荒淫、愚蠢,而是某人的與眾不同。 就像所謂丁克家庭總飽受閑人嘲諷,并不是出于一群老有所依者的傲慢。 “養兒防老”自古就是一句空話。沒多少人真的能做到“防老”。就算是古代高高在上的君主,想要安度晚年,也得強打精神抓緊權力的韁繩,一不留神,不是被不肖子孫活活餓死,就是被活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不就被活埋了嗎? 人們嘲弄丁克家庭,根本原因其實就是這些人不走尋常路,拋棄家庭與孩子帶來的人生壓力,比平庸的大多數活得更自在,更像是不同凡響的哺乳動物,而不是渾渾噩噩的獸類。 他們特立獨行的生活方式,像一面照妖鏡,還原出普通人生活的荒誕無聊。 大多數人心心念念“養兒防老”這句空話,實際上過著m君來家花尾巴家雀一樣的孤苦生活。 有人說花尾巴家雀是杜鵑,還有人說就是張飛鳥。 m君也不知道此君真面目,只清楚記得人們對這鳥的一句評價“娶了媳婦,忘了娘。” 這句話大約可描繪出很多人的真實生活狀態。 公平而言,雄鳥倒未必真是因為見到漂亮的雌鳥,腦子里分泌出過多荷爾蒙,被石楠花的味道沖暈腦袋,把生身父母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與人一樣,一只鳥結婚后,會有新的鳥窩,會有一群自己的孩子。 鳥無法像太陽發射光一樣普照萬物,其愛是有限的,在某地投放多一點,必然在另一些地方投放的少一點。 當它們把大部分愛奉獻給妻子與孩子,自然就會減少對父母愛的投入。 畢竟,愛的總量擺在那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