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宴飲-《千山記》
第(1/3)頁
五皇子第二日正式見地方官,文官以蘇巡撫為首,蘇巡撫之下是周按察使、接著是閩地的六位知府,再有文學政等人。武官以唐總督為首,永定侯次之,接下來是昭武將軍、安遠將軍、廣威將軍,這三位是閩地駐軍的將領,廣威將軍之下是海軍的一位李將軍,一位王將軍,這兩人品階也不低,均是正四品,只是現在海軍存者不至三千,有將無兵,將也有些憔悴。
五皇子先宣讀了穆元帝的圣旨,穆元帝對海軍之敗非常生氣,基本上除了昭武將軍守城有功外,諸多官員都受到訓斥,另外就是朝廷對于閩地軍政聽五皇子吩咐的事了。
大家聽了圣旨,起身入座后不免再說幾句請罪的話,但唐總督與永定侯還是很穩的住的,主要是五皇子早給了他們準話。
五皇子也表示了自己對于海匪的憤慨,五皇子沉聲道,“本王早晚要將海匪滌蕩一空,還海境清寧。”
唐總督道,“殿下英明,臣亦做此想。只是將要入冬,此時并非戰時,再者,兵者,定要慎重方好。”唐總督是不主張再出戰的。
永定侯沒說話,蘇巡撫道,“守境無憂,但要海戰,天時地利皆不及海匪,殿下慎重方好。”
周按察使是文官,他道,“兵事臣不大懂,只怕擅自說話誤了殿下。”對戰事不做評論,不過,周按察使也有話說,“先時為抗海匪,沿岸百姓都往境內遷移,如今不打仗了,這些百姓如何安置,還請殿下明示。”
五皇子問,“這事怎么說?”
永定侯道,“當初也是為了海境百姓的安危,方令百姓內遷。如今海線雖不打仗了,但海匪未靖,隨時都可能再上岸搶掠,為保百姓安然,臣以為當在境內安置百姓,不令百姓再回到危機四伏的海岸居住。”
周按察使道,“那些海民,平日都是依靠大海為生,乍然遷至境內,以何為生計?”
永定侯道,“朝廷可賜予田地耕種。”
周按察使嘆,“侯爺未去過海民安置處,那些海民,無時不盼著回家呢。何況,閩地多山地,少平原,哪里還有地方安置海民。”
永定侯仍是鐵著一張臉,“一日海匪未靖,一日不可令海民涉險。”
周按察使氣道,”侯爺若有本事,當靖平海域,而不是因懼于海匪,而令百姓離鄉!難道人怕被噎死,就不吃飯了嗎?”
永定侯冷著臉不說話。
唐總督道,“二位都消消氣,殿下剛來,你們就這樣吵個沒完。都是為了百姓著想,咱們再商議就是。”
周按察使正在氣頭上,總督的面子也顧不得了,怒道,“商議商議,天天商議,諸位大人倒是拿出個主意來!給百姓一個安身立命之地!”
吵成這樣,五皇子還耐著性子問,“那依周大人的意思呢?”
周按察使道,“回遷百姓,重建海軍!”
上位者第一要訣就是得穩得住,不能被當場的情緒所操縱。五皇子又不是頭一天當差,于是,他繼續問,“唐總督、蘇巡撫說呢?”
唐總督道,“回遷百姓吧,老臣又擔心海匪生事。可若不回遷百姓,五六萬百姓得有個安置的地方才行。”
這話說了等于沒說,五皇子問,“現在百姓是如何安置的?”
一般總督掌軍政,巡撫管民事,所以,這事兒蘇巡撫是清楚的。剛剛周按察使與永定侯吵翻天,也不見蘇巡撫說句話,當然,蘇家人除了蘇不語是個愛絮叨的,據說其他男人都是寡言的性子。五皇子點名,蘇巡撫方道,“臣將海民分散安置到各縣人家之中,接受海民安置的,可酌情減免賦稅,另外有愿意雇傭海民的店鋪,稅賦上也有優惠。另外,海民也可山地開荒,開一畝朝廷給一畝,開十畝,十畝都是他的。而且,開荒田地,五年之內不納稅,十年之內半稅,之后全稅,全稅之后,土地也是按三等山地來算稅捐。再有種桑養蠶紡織的婦人,也有官府嘉獎。”
五皇子微微頜首,道,“這安排倒也妥當。海民日子可還過得?收留海民的各縣治安如何?”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邹城市|
会昌县|
雷波县|
杨浦区|
阳朔县|
邻水|
彰化市|
逊克县|
桐乡市|
渑池县|
广汉市|
蓬安县|
平利县|
邢台市|
宁晋县|
屯门区|
六盘水市|
隆尧县|
定南县|
东至县|
明星|
清涧县|
南召县|
墨江|
双桥区|
阳谷县|
淮安市|
永仁县|
南城县|
嘉义县|
富锦市|
遵义市|
亳州市|
海南省|
磐石市|
古蔺县|
榆中县|
娄烦县|
石阡县|
健康|
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