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176.深謀-《千山記》


    第(1/3)頁

    明眼人都知道,五皇子開始收攏人心了。

    這很正常。

    而且,地方官也并不反感。畢竟,五皇子收攏人心干的都是好事。如今吏治尚可,有這么位成天想著民生建設的藩王,對于地方官而言并非壞事。

    何況,他們是流水的官,五皇子卻是鐵打的藩王,不出意外的話,閩地非但是五皇子的封地,以后五皇子的子子孫孫們也要住這里的。這江山是人老穆家的江山,閩地是五皇子的地盤兒,五皇子又不是個昏饋人,自然要好生經營閩地的。

    謝王妃雖然氣派足了些,做的都是賢良王妃的份內事,在帝都她每年冬天都設粥棚施粥,如今到了閩地,也是一樣。王妃都這樣了,余下有些體面的人家自然有樣學樣,只是還得控制施粥規模,不敢越過王妃去。

    朱雁以為謝莫如不會再舉行的宴請當地士紳的宴會,在進入臘月的時候舉行了。

    朱雁給謝莫如的名單很是中肯,名單上的人都是閩安州有名望的書香人家,余家亦在其間,余謝兩家是正經親家,這是正經親戚,早在謝莫如與五皇子到閩安州的第一天,余家就遞了帖子請安,不久后就往王府遞帖子親自過來拜見。

    來的是余家族長太太,余大太太。

    余大太太年歲比謝姑太太略長些,出身就是閩安州齊氏家族,余大太太與謝姑太太是嫡親妯娌,倆人都不是傻的,余大太太是族長嫡系,謝姑太太嫁的雖是二房,余姑丈也是嫡出,本就親近。而且,倆人娘家,齊家是閩安州的經世家族,謝家在帝都也算中上人家,何況謝姑太太的嫡親兄長為一部尚書,正經實權高官。妯娌二人關系不差,故而,余大太太說起話來也是恭敬中透出親近,道,“說來娘娘到的第一天我就該來的,只是想著那時娘娘千頭萬緒,且一路上車馬勞頓,故而不敢輕擾。所以,直到現在才過來給娘娘請安,還請娘娘恕怠慢之罪。”

    謝莫如笑,“早就見了親家太太的帖子,又何罪之有?在帝都時亦聽姑媽說起過親家太太,我們這一就藩,以后就長長久久的在閩安了,咱們來往的時候啊,多著呢?!?

    余大太太一聽這“親家太太”的稱呼就輕松了些,笑道,“可不是么,自從知道娘娘與殿下分封在閩地,我們無一日不盼著娘娘與殿下早日過來呢。”這話絕對是實話,余家長房未曾出仕,二房顯赫明顯勝過長房。不過長房會做人,兩兄弟情分深厚。余家與謝家正經親戚,謝莫如是閩王妃,不說什么借王府的光,就是本身這關系也能唬住不少人的。余大太太知道怎么拉關系,先是問候了謝莫如在閩地的生活,說了些閩安城的境況,接著就說起在帝都的余帆余瑤兄妹來。

    謝莫如不論余帆余瑤,還是對在北昌府的余姑丈謝姑太太夫婦,都有所了解。余大太太這把年歲,本身能做家族宗婦,自身素質也是不差的,寥寥數語也知道謝莫如與二房關系是真的不錯,余大太太十分歡喜,二房妯娌是謝王妃嫡親的姑媽,最親近不過的血親,余大太太就盼著她們親近才好。

    要來之前,余大太太不是不心里打鼓的,倒不是她消息靈通知道謝莫如在帝都的名聲,主要是她娘家族弟在總督府任職,說起過謝莫如,聽說總督大人在謝王妃面前都是戰戰兢兢的,謝王妃一說話,五殿下都不敢高聲。余大太太是個素質中上的大家主婦,論地位遠不能與謝莫如比的,雖說兩家是親戚,但倘若謝莫如哪里不順意發作幾句,她除了聽著,還是聽著。如今說起話來,倒覺著謝莫如挺和氣的人。

    倆人說著話,氣氛極好,謝莫如就同余大太太打聽了,“親家太太娘家姓齊,營建司倒是也有位齊大人,不知親家太太可認得?”

    余大太太笑,“我有位娘家堂弟,在營建司當差。要是我沒想錯,娘娘說的該是我這位堂弟,他現在就管著藩王府營造的事?!?

    謝莫如淡淡一句,“倒是見過?!?

    余大太太十分懇切,“他是個憨人,原本叔叔家是想他科舉的,他偏愛木匠機巧,房屋建造,我娘家叔嬸也沒了法子,只得隨他了?!?

    謝莫如微微頜首,并未多言。余大太太見謝莫如不再多說,她自然不會不識趣的再提自己娘家堂弟。

    總之,這就是一個普通的親戚初次見面的寒暄。謝莫如的親切在一定的范圍內,不過,謝莫如能抽出時間來見一見余大太太,也足以說明對余家的好感了。

    而這次謝莫如宴請閩安州的士紳女眷,自然還會有余大太太的一份請柬。

    江行云亦是謝莫如的座上賓,在帝都城時,謝莫如府上也會有這樣的茶話會,她們諸妯娌公主都是輪流做東的。一般這個時候,江行云鮮少過去。此次在閩安府,五皇子剛祭奠過江行云父祖,自來身份都是互相抬舉的,江行云也樂得出席。

    再說,就是沒有政治考量,她本就與謝莫如交好,謝莫如需要她出席的話,她一樣會答應。

    江行云就坐在謝莫如左下首,一道與諸家太太寒暄,閩安府里,有些年頭有些歷史有些名聲的也就是余張徐齊四家,余家就是謝姑太太的婆家,余大太太先前就見過,謝莫如也略知一二。張家在閩安城也有些年頭了,子弟一直念書的,前朝出過侍郎,現在張家三老爺在外頭任著知府,并不是什么高官,但在閩安州也是數得著的人家了。連張嬤嬤知道張家的歷史后都覺著不可思議,道,“這就算有名望的人家了?”祖上最大官兒不過侍郎,如今家族子弟最高官職是知府,這讓一直在尚書府當差,后跟著謝莫如到王府的張嬤嬤都有些覺著,這閩地果然無甚人才啊!其實是張嬤嬤想左了,帝都朝廷攏共才有六位尚書,算起來一個省也合不上一個啊。張嬤嬤雖是下人,但因為當差的主家顯貴,故而眼界頗高。

    倒是齊家,如今有些落敗,如營建司的齊大人就是齊家子弟,他家家族最出息的子弟就外頭任同知的一位齊四爺,據說是家族的明日之星。但因為齊家祖上前朝是有過爵位的,在張嬤嬤看來,倒比連祖上都沒顯貴過的張家強。

    至于徐家,商賈之家,徐家族長捐了個五品職,竟能與士紳之家的太太同列,張嬤嬤更覺大開眼界。不過,張嬤嬤對自家王妃的眼光還是放心的,因為謝莫如根本沒給徐家發帖子,轉而請了閩安州官辦書院的馮山長太太馮太太。

    與這些人,就不必行宴了,無非是嘗嘗閩州本地的茶,說一說閩地風土人情,最后表達一下對書香之家的贊賞,尤其謝莫如說,“王爺對有學識的大儒最是祟敬,在帝都時,北嶺先生的聞道堂就是王爺奉御命親自操持的,此次過來就藩,雖不能請北嶺先生親至,也特意請了幾位北嶺先生的高徒一并過來閩地,以利教化。諸位皆是書香之家出身,族中但有向學子弟,皆可過來請教。就是馮太太,我聽說你們山長的學問亦是極好的,都是有學識的大儒,多可切磋,以興文道?!?

    謝莫如很了解人心,這些人家論家世,很難說得上顯赫了,只能在小小閩地稱雄,在謝莫如面前說家世更只有自卑的份兒。而謝莫如也沒有在這些人面前一覽眾山小的意思,所以,就要有個好的話題。沒能說家世,更不好說財富的,這更不玷污了書香的清白,所以就得說文化。

    家世沒落怕啥,咱書香出身??!家境清苦怕啥,咱書香出身?。【舻吐毼⑴律?,咱書香出身??!

    基本上,謝莫如就是這么個意思,這么個茶話會下來,幾家太太仍是恭恭敬敬的模樣,心里卻覺著,閩王妃不愧是書香出身,果然有見識,不是那等淺薄人。

    當然,氣派也是極氣派的。

    謝莫如天生氣場,也是沒法子的事。

    謝莫如讓江行云一并參加茶話會,自然是有其用意的,謝莫如想摸一摸閩安府的底,但她身份太高,等閑人真巴結不到她跟前兒來。就譬如徐家,據說是閩地首富,但身份之天差地別不說,加上徐家是大皇子的人,謝莫如還不想見他們。

    江行云就不一樣了,江行云與謝莫如十幾年的交情,再加上江行云出身是有的,可論身份現下只是民女,所以,江行云在身份上就便宜許多。何況,她祖籍又是閩安州,哪怕現在宋家沒人了,只是人丁不旺的緣故,而非是有什么罪責。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绍兴县| 保德县| 连南| 巴塘县| 读书| 扬中市| 双城市| 桐城市| 阳江市| 眉山市| 南郑县| 宜兰县| 巨野县| 盐源县| 治县。| 社旗县| 长泰县| 万安县| 达拉特旗| 东台市| 武清区| 祁东县| 和硕县| 南部县| 邢台县| 三都| 屯昌县| 淮北市| 平泉县| 雷波县| 如东县| 金寨县| 海伦市| 三亚市| 布尔津县| 兴安县| 望都县| 韩城市| 桓台县| 石棉县| 河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