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濁氣每噴出一點,他身上的肌肉就隨之繃緊一分,覆蓋在其上的皮膚像極了快要撕裂的布帛,青筋如蟲子般輕輕跳動。 噴出的濁氣尚未散去,他的身軀就已化為幻影。 他大踏步上前,竹劍掛風,自正面朝青登猛劈過來! 青登攥緊掌中劍,挺身攻上。 啪??! 又是“一劍碎劍”。 只不過這一次,青登的竹劍沒事,倒是齋藤彌九郎的竹劍裂開了。 齋藤彌九郎不慌不亂地探出右腳,伸向其腳邊的某柄竹劍。 只見他腳尖一勾,這柄竹劍就跟裝了彈簧似的,向上跳起,穩穩地躍進其掌中。 如此詳述他的取劍過程,仿佛時間過去良久。 實質上,從“舊竹劍斷裂”到“以腳勾起新竹劍”,一切僅發生在彈指之間。 完成換劍的齋藤彌九郎,再度攻向青登。 一閃、再閃,觀戰中的眾人看見齋藤彌九郎的竹劍閃了兩次。 青登躲開了第一劍,第二劍雖能回避,但會導致自身的架勢出現紊亂。 于是,他將竹劍架在胸前,硬生生地擋住了齋藤彌九郎的第二劍。 在剛才的互砍中已然出現裂紋的竹劍,這次終于是不堪重負——地板上又多出了一具竹劍的“尸體”。 青登將手中的只剩半截的殘劍扔向齋藤彌九郎。 這種小兒科的技倆,當然不可能奈何得了“力之齋藤”。 他以比打蚊子還隨性的動作,將竹劍往上一揮,便輕輕松松地彈開了斷刃。 不過,它卻為青登爭取到了時間。 青登伸出左腳,踏住腳邊的一柄竹劍的劍柄,用力一踩——竹劍轉著圈兒地飛上半空。 他輕舒猿臂,穩穩地將其抓進掌心。 “……哼。” 齋藤彌九郎輕輕地笑了一聲。 “……” 青登雖未笑出聲,但他也揚起了唇角。 啪! 啪! 同時響起的踏地聲。 疾風再起。 互攻的劍刃,再度擊向彼此。 …… 激烈對攻,竹劍壞掉,撿起新劍……二人就這么不斷重復這個過程。 與其說是兩名劍士在互斗,倒不如說是兩輛卡車在互撞! 神道無念流乃注重格斗時的實用性和壓倒對方的氣勢與力量的流派。 換言之,此乃相當適合莽夫的流派。 人們常說:齋藤彌九郎的劍術將神道無念流的精髓——“力”發揮得比同流派其他支流還要淋漓盡致。 出于此故,練兵館的神道無念流劍術又被稱為“齋藤派無念流”。 百聞不如一見,在切身實際地跟齋藤彌九郎搏斗一場后,青登才深刻地體會到這句傳言有多么地準確。 面前的這位老人,同自己此前所遇到過的每一位神道無念流的劍士相比,有著多么大的不同。 齋藤彌九郎的劍法,就像是“力”的化身。 既沒有精妙的技巧,也沒有彎彎繞繞的套路,就是直來直去。 前刺、后防、橫劈、豎砍……盡是一些樸實無華的招數。 劍術的本質,乃“如何高效率地以劍殺人”的技藝。 正所謂“劍是兇器,劍術是殺人術,無論用多么華麗的辭藻去粉飾,這始終是事實”。 因此,就某種角度而言,齋藤彌九郎的劍術去蕪存菁,保留了精華——劈砍!一個勁兒地劈砍! 就力量對比而言,齋藤彌九郎不如青登。 不過,二人之間僅僅只是4.5比5.5的微弱差距而已。 青登這點優勢,并不足以轉化為勝勢! 要知道,青登可是有著“九牛二虎”、“象的核心+3”等天賦加持的“變種人”??! 而且,對手還是一個已經65歲的老人家。 橫向對比——年紀與齋藤彌九郎差不多的近藤周助,別說是猛烈揮刀了,運動強度稍大一點都會感覺腰骨嘎吱作響,仿佛隨時都會斷掉。 歲數都那么大了,卻依舊擁有拔山舉鼎之能……難以想象在其巔峰時期,實力會有多么恐怖! 用“寶刀未老”來形容他,都顯得程度太淺而不當。 ——果然啊,但凡是能在臥虎藏龍的江戶里闖出一番名堂的武者,都是貨真價實的超人! 一念至此,青登不由自主地咧開嘴。 自戰斗開始后,他就一直在有意識地避免使用劍技,而是像齋藤彌九郎那樣,只使用前刺、橫劈、豎砍等基礎招式。 正因這樣,二人的對刀、拼刀格外多。 如果用出天然理心流、北辰一刀流等流派的劍技、套路,這場戰斗青登無疑能輕松上許多。 但他對此卻執意反對。 其中的原因倒也簡單。 平心而論,相比起耍技巧、玩套路的戰斗方式,青登更喜歡這種卡車互撞式的正面對剛! 從許久以前開始,便很少有武者能跟青登正面相搏。 跟“力之齋藤”的對戰,使他久違地感受到“握劍的雙手被震麻”的感覺。 下次再碰上像齋藤彌九郎這樣純粹、強大的武者,真不知要等到何時了。 若不趁著這次難得的機會,好好地放手大戰一場,那可就太可惜了?。? 這種硬碰硬的戰斗方式,相當考驗體力。 戰至現在,二人都已是滿身大汗,若隱若現的熱氣從他們的頭頂上飄出。 他們那赤裸的上身因沾滿汗水而變得油亮亮、明晃晃的。 逐漸上升的體溫、漸趨急促的氣息,并未使青登顯露疲相,反而愈戰愈勇……齋藤彌九郎亦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