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登勢娓娓道來。
“京都的女人們寧可餓著肚子,也要給自己買來最漂亮的吳服、最精致的首飾和最艷麗的化妝品?!?
“歷經千年積累下來的燦爛榮光,孕育出了‘喜浮華’的風土人情。”
“那些高級布匹永遠是供不應求?!?
“像那西陣織,其價錢都貴到天上去了,卻仍有大量女子上趕著去買?!?
西陣織——最具代表性的京都傳統織物,品種多,產量卻少。
公元5世紀,京都紡織業便已起步。
1467年的“應仁之亂”爆發后,京都的紡織工匠紛紛遷徙,后戰亂平息,工匠們返回京都,在西陣聚居,重新發展紡織業,此地出產的織物便稱“西陣織”。
室町時代末期(1336—1573),引進了中國明朝的紡織技術,生產出高品質的綢緞,西陣織一躍成為RB絲織物的代表。
當德川家康削平天下,太平之世來臨時,西陣織迎來全盛時期,除高檔綢緞,還大量生產白絹、縐娟等織物。
“咱的店靠近港口,所以我最清楚了,每天都有大量船只裝載著滿滿當當的高級布匹,排列成難見首尾的長隊,沿淀川南下,賣去大坂?!?
登勢一邊說,一邊側過腦袋,朝不遠處的窗戶努了努下巴。
沿著窗戶向外看去,能夠清楚地望見淀川。
寺田屋坐落在伏見港附近,毗鄰淀川,是地理位置絕好的店鋪。
淀川源出RB最大淡水湖琵琶湖,流向西南,注入大坂灣,連接京都盆地與大坂平原,乃京畿地帶的黃金水道,京、坂的經濟大動脈。
“一匹西陣出產的高級綢緞,隨隨便便就能賣出幾十兩金、上百兩金?!?
“雖然比不上布匹、衣服,但是首飾品和化妝品也很賺錢?!?
“就拿唇脂來舉例……”
【注·唇脂:古代的口紅】
說到這,登勢比了比左手的大拇指。
“一盒拇指般大的高級唇脂,動輒好幾兩金。”
“十幾兩金一盒的唇脂也并不少見?!?
“我甚至見過100兩金一盒的唇脂。”
“100兩金……呵,這都足以買來一把削鐵如泥的寶刀了?!?
“用可買大寶刀的錢來買一盒只能拿去擦嘴唇的化妝品……說實話,連我都覺得很荒謬——然而,確實是有相當多的女人這么干?!?
“有這閑錢,干什么不好?”
“不過,我也沒有立場說出這種話便是了?!?
登勢苦笑一聲。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啊?!?
“即使是像我這樣的半老徐娘,也會為了買好看的新衣裳,而忍不住地將好不容易存下來的錢花個干干凈凈?!?
“所以呀,女人的錢真是太好賺了?!?
“只要能夠穩定產出華服、首飾等受女人歡迎的商品,那就跟造了一鼎可以隨便熔錢的爐子似的!”
說到這,登勢抿了口茶水,潤了潤嗓子。同時也趁著這個空檔兒,構思接下來的措辭。
“除了與女人相關的商品之外,最大賣的商品……大概也就是鹽巴、鋼鐵、糧食和酒水了吧?!?
“誰離得開吃喝呢?”
“但這些都跟咱們這些老百姓沒關系了。”
“只有特權商人才可經營鹽巴、鋼鐵和糧食?!?
“至于酒水則被各大豪商瓜分干凈。”
“說根道底,那些能賺大錢的商品,衣服和化妝品也好,食物和酒水也罷,全都被那些有權有勢的巨商給獨占了,哪輪得著咱們呢?”
登勢“唉”地嘆了口氣,然后換上半開玩笑的語氣。
“我們這些小老百姓們呀,也就只能賣賣力氣、擱下臉皮,干些或臟、或累、或者既臟又累的營生了。”
青登聽得很認真,表情莊重,甚至連眼睛都沒眨幾下。
“以上,就是我所知道的最賣錢的商品了。婦家之言,微不足道,還請見諒。”
青登輕輕地搖了搖頭。
“不,登勢小姐,感謝你的講說,你幫我大忙了!”
像船宿這樣的人流變化大的地區,是天然的“情報中心”、“信息中轉站”。
因此,身為船宿老板的登勢的意見,有著極高的參考價值。
他之所以同意留下來喝杯茶,便是為了向登勢打聽一下京畿目前的市場行情。
青登暗自沉吟,作思考狀。
這時,他倏地感到指尖一暖——原來是逐漸高升的太陽,已將和煦、溫暖的陽光打入廳室。
他從懷里掏出懷表,瞅了一眼時間。
“登勢小姐,抱歉了,我們差不多該走了?!?
說罷,他將杯中的茶水一飲而盡。
“嗯?閣下,你們這就要走了嗎?”
“嗯,我們的時間很緊,沒法在此久留了?!?
青登的今日計劃,是用半天的時間巡視伏見,然后趕在天黑之前折返新選組駐所。
既然“從登勢的身上收集情報”的目的已然達成,那便沒有再繼續待在此地的必要了。
眼見青登的去意已決,登勢也不強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