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論是從哪一方面來看,他都只是一個能力平平的庸人。 然而,他硬是憑著爐火純青的“橫跳功夫”以及一個千古無雙的好老婆,先后歷仕牧村氏、山岡氏、織田氏、豐臣氏、德川氏五朝,完成了階級的大跨越,一飛沖天成為坐擁24萬石土地的大領主。 關原合戰前夕,敏銳的山內一豐預料到天下即將再度易主,開始尋找值得自己依附的強者。 他當時已是被分封于遠江國的掛川城、享有6萬石領地的大名。 他預見當今之世,只有德川家康具備“智﹑仁﹑勇三德”,于是毅然拋棄舊主豐臣氏,投奔德川氏。 是時,他的妻子——“日本歷史上最強的賢內助之一”千代——正作為人質被扣留在京都。 西軍派人威脅千代,逼迫她致書一豐,勸他投奔西軍。 千代為了丈夫的前途,置生死于不顧,假裝應允,寫勸書給一封,同時冒險附上自己的家書一封,內容大致是勸一豐依附家康,收藏在斗笠的細繩中。 這就是有名的“笠の緒の文”。 山內一豐收到信件后,將之原封不動地交給德川家康,一并交給德川家康的還有其全部領地。 德川家康見狀,大為感動,贊揚山內一豐的忠節“猶如樹木的中心”,其它眾人只是“枝葉而已”。 就這樣,憑著大膽且恰到好處的“舔”,山內一豐贏得了德川家康的歡心。 之后,山內一豐在關原合戰中并無出眾的表現,可以說是寸功未得。 但因為千代的信,以及山內一豐向德川家康交出信件和領地的這兩個動作,德川家康還是給了他頂格的封賞——從遠江的掛川移封至四國的土佐,領土石高翻了四番,從6萬石升為24萬石! 關原之戰后的第二年,山內一豐正式到土佐入國。 他初到陌生的土地,是個沒有威望的領主。 舊領主長宗我部在土佐一帶的舊家臣依舊依戀著舊主。 再加上山內一豐并無卓越的個人魅力,純憑“站隊”和“舔”來獲取功名,這就更讓長宗我部的遺臣們無法對他信服了。 他們對一豐陽奉陰違,只是貌為恭順而已。 早在一豐入國之前,他們就煽動一揆,以抵制一豐入國。 后來,一豐派遣其弟山內康豐展開殘酷的鎮壓,270多人被斬首。 一揆被鎮壓之后,一豐為了建立自己在土佐的絕對統治權威,開始人為地制造階級矛盾。 他將與他一起入國的“山內派武士”設為“上士”,將長宗我部的遺臣們設為“鄉士”。 這二者之間還有一個名為“白札鄉士”的過渡階級,類似于“準上士”。 鄉士的身份可以買賣,但上士與其他階級之間卻是壁壘森嚴。 在山內一豐的精心設計下,上士享有崇高的地位、諸多的特權,至于鄉士則遭受瘋狂的打壓。 鄉士們所受到的歧視待遇包括且不限于:不能穿木屐;雨天時不能打傘;遇到上士時須讓路且行禮;不能穿好衣裳……等等。 至于“地下浪人”,則是指賣掉鄉士身份的人。 “地下浪人”仍舊可以稱姓佩刀,但他們的戶籍已不是武士,而是平民。 在向永倉新八和井上源三郎解釋完啥是鄉士和地下浪人后,原田左之助的視線落回年輕武士的身上。 “兄弟,看在咱倆算是半個老鄉的份上,我也不為難你!” “快說說吧,你為何要在二條城的附近鬼鬼祟祟地徘徊?” “這地兒可不容許閑雜人等隨意窺探哦!” 在現實壓力的逼迫下,德川家茂已決意親赴京都,當面與朝廷協商攘夷事宜。 雖然具體的動身時間尚未定下,但已確定就在本年的春季。 這是自三代將軍德川家光(1604-1651)以來,幕府將軍的首次上京……倒幕勢力是否會趁此機會搞事,誰也說不準。 其他人也就罷了,可德川家茂……青登一直視他為自己的好友。 哪怕只是出于友情,青登也絕不會容許德川家茂的生命受到威脅! 因此,早在數日之前,他就下達了嚴令:不遺余力地搜查京都內外! 若是遇見可疑分子和不法分子,直接拿下。 若是對方抗令不從,可以使用暴力,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直接送其歸西。 先斬后奏,將權特許——這就是新選組! 在青登的嚴令下,新選組的隊士們無不繃緊神經,不敢有絲毫懈怠地認真執行每日的巡邏任務。 二條城乃幕府將軍在京都的行宮,是幕府的權力象征。 這座富含特殊意義的城堡,自然是重點監防地區。 在這樣的節骨眼里,一個外鄉人一邊在二條城附近徘徊,一邊伸長脖頸往城堡內窺看……簡直是將大寫的“可疑”貼在自個兒的身上! 所以,也不怪得這兩位二番隊的隊士將他拿下。 眼見原田左之助愿意聽自己解釋,年輕武士忙不迭兒地快聲道: “大人,在下乃土佐藩安藝郡井口村的一個地下浪人?!? “家境寒微,無緣仕途,只能靠賣鳥籠為生?!? “不過,在下雖是卑賤之身,卻也心懷凌云之志!” “為了增長見聞,在下向藩府請了短假以游歷四方!” “今日是在下首次踏足京都?!? “二條城之宏偉,實在是令在下贊嘆不已!” “在下一不留神間看入了迷,等回過神來時,已被這二位壯士擒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