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是啊是啊!橘先生,這個‘誠’字是啥意思呀?” 這倆活寶起了個頭后,其余人紛紛跟進。 針對“誠字旗”的由來、寓意,眾人的疑問聲如狂風驟雨般襲向青登。 青登早就料到眾人會有這般反應,故而他也不急。 待眾人的話音漸停、情緒稍平后,他才不疾不徐地開口解釋道: “我之所以要選用‘誠’字來作為新選組的象征,主要是有三方面的考慮。” “首先,你們仔細看,當高舉「誠字旗’隨風飄逸時,乍一看,是不是很像‘試’字?” “「試」代表了試衛館。” 此言剛出,以總司為首的“試衛館派”便立即一怔,隨后一個個的全都啞然失笑起來。 他們的這副模樣,仿佛在說:“啊,原來是這樣啊”。 對青登而言,試衛館就是他的家。 他在穿越至這個世界后沒多久,原先的房子就被討夷組的瘋子們給燒掉了。 因此,他在這個世界的絕大部分時光,基本都是在試衛館度過的。 他對試衛館的感情,并不比這世上的任何一人要淺。 他正是在加入試衛館后,才先后認識了總司、佐那子、以及他現在的這票榮辱與共的兄弟。 不夸張的說,試衛館就是青登的“龍興之地”! 出于對試衛館的充沛感情,青登很樂于在新選組的軍旗里加入些許試衛館的“元素”。 “選用‘誠’字的第2項理由……這已經是2年多以前的陳年往事了。” 說到這,青登的頰間浮現出若隱若現的追憶之色。 “在我仍是火付盜賊改的三番隊隊長的時候,曾隨軍西征,討伐盤踞在甲斐群山之中的山賊。” “那一戰雖很激烈、血腥,但也算不上是什么硬仗。” “戰況格外順利,僅用了數日的時間便將賊眾擊潰。” “當殘敵潰逃之后,我率軍在茫茫大山中展開追擊。” “敵方不愧是‘靠山吃吃’的山賊,憑著對山路的熟悉,始終將我們甩在屁股后面。” “是時,跟隨我的絕大部分將士都已感疲憊,無力再進攻——而敵方亦是如此。” “那個時候,敵我雙方都已是在拼一口氣。” “為了激勵將士們的斗志,同時也為了讓將士們能夠更好地跟上我,我計劃著做一面顯眼的旗幟。” “我本打算做一面‘試字旗’。” “結果,負責制旗的那人不識字,把‘試’寫成‘誠’了。” “沒辦法,就只能扛著這面‘誠字旗’來沖鋒了。” “最終,在獵獵招展的‘誠字旗’下,我們追上了殘敵,將他們悉數殲滅。” “就這樣,我與‘誠字旗’結下了奇妙的緣分。” “在思考應給新選組設計出什么樣的軍旗的時候,最先闖入我腦海的,就是當年的這面‘誠字旗’。” “所以,以‘誠’字來作為新選組的象征,姑且也算是在紀念吧。” “紀念我此生以來所打的第一場酣暢勝仗。” “至于最后一個、同時也是我青睞‘誠’字的最重要的原因……” 言及此處,青登倏地沉默了下來。 似乎是在構思措辭、醞釀情感。 與此同時,他的神情以肉眼可見的幅度變得嚴肅起來。 眾人接連被他的這副莊嚴模樣所影響,不自覺地挺正腰桿、坐直身子,尖起耳朵,認真聆聽。 “‘誠’字有‘誠信’、‘忠誠’等諸多含義。” 青登緩緩地掃視現場的每一個人的面龐。 “本軍的‘新選’之名從何而來?” “在這個腥風血雨的亂世中,我們被時代選中。與此同時,我們又選擇了新的‘道路’。” “我希望新選組的全體將士——包括你們在內——都能至誠地忠于自己的信念!” “不論是疼痛還是悲傷,不論是酸楚還是疲憊,都要在自己所選擇的道路上一路奔馳!貫徹‘誠’的意志,不負‘新選’之名!” 簡短卻又不失鏗鏘……眾人皆被其氣勢所震懾。 就連總與青登不對付的芹澤鴨、新見錦,以及鐵了心的要謀亂的清河八郎,刻下也不禁感到一凜。 貫徹“誠”的意志,不負“新選”之名……眾人一邊不約而同地在心里復述這句話語,一邊轉過腦袋,再度望向青登手里的“誠字旗”。 與適才第一次瞧見此旗相比,他們此時的眼神無不發生顯著的變化。 青登的話音未斷: “順便一提,這面旗幟所選用的顏色,亦包含著不一般的寓意。” “如你們所見,此旗的底色為血紅色,中央的‘誠’字和下面的山形紋是白色。” “血紅色象征犧牲;白色象征對‘誠’心無雜念。”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