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回顧過往,他所親歷的戰事,就只有2年多以前的“甲斐征伐”。 只不過,正是這場戰爭,使他受益匪淺。 雖然此戰的規模很小,對手也只是不上臺面的區區山賊,但是這場戰爭的“流程”卻非常正規、高端。 因為是由“火付之龍”我孫子忠太郎來一手操辦整場戰事,所以從軍隊行進到補給調運,再到營寨建設,各個方面都穩穩當當。 是時,正是多虧了我孫子忠太郎的運籌帷幄,遠征軍才能在那么短的時間內完成攻擊準備。 所謂的“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正是如此。 多虧了那個時候的耳濡目染,以及我孫子忠太郎的言傳身教,青登才學到了補給庫的保養技巧、野外工事的修建方法……等等等等。 每當想到這,青登就不禁為我孫子忠太郎的早逝感到惋惜。 在這個承平日久的時代里,上過一次真正的戰場、有過一次實戰經驗的青登,已屬不可多得的人才。 光是這份經驗,就足以使他有信心將新選組調教成當世第一強軍,并打贏當前及未來的每一場仗! …… …… 翌日—— 昨天晚上,化身為土木老哥的將士們一直狠干到臨近凌晨,才總算是能回到營帳里休息。 這一夜,疲勞至極的眾人睡得無比香甜。 天空剛翻魚肚白,他們就被那熟悉的鐘聲給吵醒。 正當他們扛著大大小小的器具,像被風推著似地來到“工地”后,頓時驚愕地發現——他們敬愛的總大將正扎緊兩袖,站在臟兮兮的壕溝里,熟練地揮舞鋤頭。 “仁王大人,您怎么會在這兒?” 某人問道。 “目下人手奇缺,我這個總大將也不能光吃飯不干活吧?” 青登笑著應答,隨后繼續掄動手里的鋤頭。 不論是握持鋤頭的手法,還是借助慣性來將鋤尖扎進泥土里的架勢,青登的動作都熟練地像個老農。 揮鋤頭的本領,是他在先前的“疏通神田上水”的任務中學來的——是時,青登率領工人們親赴堵塞的水道,現場指揮疏通作業,履次親身下場與工人們一起勞作,他從中學到了不少自己以前從未接觸過的嶄新知識。 仁王親臨工地現場來跟他們一起揮灑汗水……此則消息一出,全軍士氣大增! 古時也好,今日也罷,上位者的這種“跟我沖”的英勇行為,總能讓人倍感振奮。 一時間,森林里的鋸木頭的吱吱聲、營寨周圍的掘土挖泥的吭吭聲,都明顯變快了許多。 就這樣,青登一邊投身進廣大的工地,一邊時不時地四處巡視,手把手地教部下們怎么打仗。 …… “對,就是這樣!你是在揮鋤頭,不是在揮劍!不要用蠻力,而是要借助身體的重量!一個勁兒地使用蠻力的話,沒過多久你就會累倒的。” …… “這個方向的壕溝再多挖幾條!該處的地形較平緩,肯定是賊軍的主攻方向!” …… “把鏟起來的這些土都壘起來!壘結實了!這些土堆日后可用作瞭望臺和箭樓!” …… “在壘土之前記得將土里的石頭都挑揀出來!這些石頭都是不可多得的武器!鼎鼎有名的大劍豪宮本武藏就曾在戰場上被石頭砸暈過!” …… “把樹林里的那些較結實的藤條都收集起來,稍微改造一下就能將它們做成簡易的投石索。” …… “土方,你瞧好咯,這才是最合理的排布柵欄和壕溝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分割戰場,削弱敵軍的兵力優勢。” …… “近藤君,在看管部下的時候,你可不能因顧交情而畏手畏腳的。” …… “沒錯,敬助,就是這樣,補給庫要時常保持通風,既不能太干燥,也不能太潮濕,倉庫內千萬不可積水,一旦積水了就容易生蟲。” …… “你們都給我聽好咯!在吃飯之前都給我洗手!違令者不許吃飯!” …… “喂!那邊的那幾個人!沒錯!說你們呢!正蹲在河邊喝水的那幾個!我明明已經三令五申了,嚴禁喝生水,你們聽不懂人話嗎?你們幾個今天不用吃飯了!都給我滾去挖土!挖到我喊‘停’為止!” …… “我應該已經說過很多次了吧?軍營里嚴禁隨地大小便。我現在給伱兩條路走:一,把它趁熱吃掉。二,我不管你用什么樣的方法,總之快把你拉的這坨玩意兒扔進廁所的坑洞里,并將這塊地方打掃干凈!” …… …… 數天后—— 文久三年(1863),4月8日,上午—— 上野盆地,新選組營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