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一只只焦急、狂熱的腳,險些踩塌了連接鴨川的東西河岸的那一架架橋梁! 僅僅一個小時之內,就有上千人奔涌過來,場面好不震撼。 雖然盛況空前,但很可惜……江戶方面才是本次征兵的重中之重。 在青登的指示下,江戶和京都的征兵點都將優先挑選關東出身的良家子。 關東良家子之于幕府,猶如六郡良家子之于大漢,乃國之基石。 關東既是幕府的基本盤,同時也是青登的基本盤。 青登在關東有著無可比擬的影響力,以及一呼百應的號召力。 可一旦出了關東,他的“仁王”的名號就沒那么好使了。 因此,相比起其他地方的人,關東出身的良家子對青登的信賴度明顯更高。 打從一開始,新選組的軍隊屬性就被烙上了非常深刻的關東印記。 總大將、“四長”、參謀、拔刀隊的列位隊長……從首領到干部,全都是關東人。 因此,青登始終認為:使新選組內的關東良家子保持一定的比例,相當有必要。 這個比例,最少也要維持在50%以上。 另一方面,關東一直是優質的兵源地。 自平安時代以降,關東人就一直是以驍勇善戰的形象示人。 “火災與打架是江戶的兩大景”——這則俗語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關東人的充沛武德。 正是因為太擅長打仗了,關東武士才獲得了“坂東武者”的專有美譽。 京都人只曉得秀優越,大坂人只懂得做生意——雖然這些觀點充滿了刻板印象,但在信息交流不發達的封建社會,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最原始的大數據。 于是乎,出于以上的種種顧慮,青登特地將江戶方面的兵員招募,設為此次的征兵企劃的重點項目。 青登早就料到了前來應征的人員,一定會多如過江之鯽。 因此,為了保證兵員素質,他特地將征兵標準提得特別高。 非身強力壯者,不要! 非底子干凈的良家子,不要! 擅長武藝的人,優先錄取! 擁有特殊技能的人,比如視力過人、聽力過人,優先錄取! 青登算是體會了一把無良資本家的感覺。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青登所定下的征兵時間,是1個月。 用1個月的時間來征兵,然后再用2個月的時間來訓練新兵,在3個月內練成一支軍紀嚴明的勁旅! 只可惜,出于百事纏身的緣故,青登實在是沒有精力像上次那樣“身體力行”了。 沒能與應征者們交手,失去了一次大薅天賦的機會……這著實是令青登甚感遺憾。 青登將征兵事宜交給土方歲三和近藤勇去全權處理后,就著手去處理另外一件重要事務了——組建騎兵隊和諜報機關! 對于這兩支特殊部隊,青登算是掛念已久了。 即使是根本不懂軍事的人,也知道機動力高的騎兵和用于收集情報的諜報機關,有多么重要。 總不能每次碰見戰爭,都去向會津借兵。 一來二去之下,這份人情可不好還。 現在是時候組建這兩支至關重要的部隊了! 說起來,青登最近剛發了一筆橫財。 伊賀攻防戰的大獲全勝,在打出赫赫威風的同時,也打出了被投資、拉攏的價值。 近日里,大坂、京都等地的商人們紛紛奔赴壬生鄉,找上青登,滿面笑容,一口一個“橘兵部”。 接連便是什么“非常仰慕”,什么“神交已久”,想要為新選組獻出一份心力云云……總之都是一些不官不民、亦官亦民的雞賊話語。 簡單來說,其主旨就是一句話:“我們愿意出一筆錢,以資助新選組!” 青登聽罷,不由在心中暗暗冷笑。 他敢斷定:類似的言論,他們肯定都跟薩摩、長州等勢力的當權者們說過。 只要改個主語,就能將這些“制式話語”套用在任何人的身上。 商人逐利,兩頭下注可是商人們的拿手好戲,比衍圣公還懂得“存世之道”。 不過也沒差了!反正有錢可拿,青登也樂于陪他們演戲。 青登彎起嘴角,堆上親切的笑容,駕輕就熟地與商人們展開對臺戲。 在天賦“欺詐師+1”的加持下,以及在佐那子、木下舞和總司之間流連時所積累下來的經驗,青登早就磨練出了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靈活性”。 事后,他拿到了遠超其預期的“贊助金”……足足3萬兩金! 單位是“萬”!種類是“金”! 大坂商人們的出資額占了其大頭。 大坂商人們富可敵國——此乃眾所周知的事實。 青登從未去過大坂,他對于大坂商人的認知,僅局限在過往的道聽途說。 在收下那3萬金后,他算是明白為什么“大坂商人一怒,天下諸侯俱驚”了。 同時也深刻地體會到了時下日本的貧富差距,究竟大到了什么程度。 由柴崎煉十郎所率領的賊軍劫掠了大半個伊勢,總共也就只在伊勢的老百姓們的身上榨出幾千兩金。 這些豪商隨便一出手,金錢單位便是以“萬兩”來作計量…… “士農工商”的社會階級,已是蕩然無存。 既然平白得了一筆意外之財,那就別浪費了! 青登將這3萬兩金全部用于購置戰馬。 日本有8種本土馬,基本都屬于蒙古馬種,大體呈現出“南低北高”的態勢。 越是靠近南部的馬就越是矮小,適合用作馱馬;越是靠近北部的馬就越是高大,適合用作戰馬。 產自甲斐的木曾馬和產自東北的南部馬,就是最適合用作戰馬的品種。 在戰國時代,威震一方的武田騎兵隊和伊達騎兵隊所使用的戰馬,就分別是木曾馬和南部馬。 說起東北……這不巧了嗎?青登恰好認識一位在東北地區有些許影響力的人物。 青登親赴金戒光明寺(會津軍在京都的本陣),找上松平容保,如數告知了自己的購馬計劃。 對方不愧是個爽快人。 他不僅向青登介紹了東北的馬商,而且還贈送了10匹好馬給青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