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關于新選組的新兵,青登就只有兩項要求:其一,要有健康的體魄,即使沒練過武也不要緊,若是曾經念過私塾,具備一定的文化水平,那就再好不過了。 其二,家世要清白。前者倒還好說,后者就比較困難了。當前的日本并無健全的戶籍系統,很難調查他人的家世狀況。 不過,總的來說,青登對于土方歲三的工作成果,還是相當滿意的。從數萬人中遴選出2000人——別的不談,光是身體素質就遠超一般人。 最終通過考核的每一個人,皆為人中龍鳳。其中不乏身手高強的武道中人。 甚至還有十來人是免許皆傳的獲得者。順便一提,在這兩千名新兵中,有一百來人是特殊人才。 為了將新選組建設成沒有短板的 “全能軍隊”,青登特地下令辟置了 “特殊人才通道”。顧名思義,這一 “通道”并不征召戰士,而是專門面向身懷絕技的人才。根據青登的要求,主要招收4類人才——醫生、會計、鐵匠和建筑師。 醫生救死扶傷。會計協調物資。鐵匠維護裝備。建筑師修繕工事。其中,青登最看重的就是醫生和建筑師了。 醫生自不必說——提高傷病的存活率,確保老卒的數量,此外還能有效減少爆發瘟疫的可能性。 青登真的很怕瘟疫。多多招募軍醫,總能讓他心安一些。至于建筑師……擁有優秀的建筑師,就意味著擁有質量上乘的野戰工事! 青登很了解自己的軍事才能——那就是沒什么軍事才能。他沒法像韓信、白起、李靖等軍神那般,能夠想出這么多的奇策來花式吊打對手。 人貴自知之明,既然自己并不是什么軍事天才,那就以 “普通人”的方式去打仗!青登最推崇的將帥,就是 “天可汗”李世民。雖然同為百戰百勝的軍神,但李世民卻不像韓信、白起那般,總打一些讓人看不懂的神仙仗。 李世民最常使的用兵方法,出奇地簡單。簡單來說,僅僅只是 “兩板斧”——一,堅守壁壘,消磨敵軍的銳氣。二,待時機成熟了,全軍突擊,一波沖鋒帶走敵軍。 這一戰術看起來很簡單,但是李世民硬是靠著這一戰術,打遍天下無敵手,詮釋了什么叫做 “一招鮮,吃遍天”。從薛舉到劉武周,從竇建德到劉黑闥,這些英雄豪杰無不敗于李世民的這一招數之下。 實質上,李世民就是將 “內功”給修煉到極致了!他能夠調度好補給的供應、協調好部將的關系、指揮好各軍的進退、精準地收取情報……后勤、軍心、情報,無一缺漏,所以他打起仗來才會顯得那么輕松。 “堅守壁壘”、 “全軍沖鋒”的這倆板斧,只不過是他取勝的最后5%的內容。前面的95%的內容,他都已在開戰之前準備妥當了! 李世民的這套戰法,說難也難,說簡單倒也簡單。要想達到與李世民同等的高度,不是光靠努力就可以做到的,需要擁有極高的軍事天賦。 不過,普通人若是全面學習李世民的用兵思想,倒也有機會成為一員水平不俗的良將——而這,正是青登的目標。 李世民的 “內功”暫且不論,這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掌握的東西。但是,他的 “兩板斧”卻很容易效仿。說白了,李世民的 “先是堅守壁壘,然后全軍出擊”的這套戰術,濃縮起來就是孫武的經典名言: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一支既能打,又能茍,既能野戰沖鋒,又能原地筑城的軍隊……這樣的軍隊,誰打得過?。? 在先前的 “伊賀攻防戰”中,青登算是嘗到了 “高筑墻”的甜頭。因此,他下定了決心——從今往后,除非遭遇特殊情況,否則每逢戰時,都要先筑起堅實的野戰堡壘,確保自己的力量不會受損,敵人不會占到便宜,然后再飼機擊敗敵人! 于是乎,為了順利建起一支合乎他心意的 “工程大隊”,青登非??粗亟ㄖ?。他不惜許以厚利,以豐厚的報酬來吸引既有高強的本領,同時又敢于上戰場的建筑師。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