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西鄉吉之助沉聲問道:
“橘兵部,你這是打算……即刻出征?”
青登點了點頭:
“沒錯,即刻出征!”
“鎮撫京畿本就是我的職責。”
“如今京畿又起烽煙,我自是義不容辭。”
“剛好新選組的全體將士現在都已經開出屯所,完成了動員準備,整裝待發。”
“只要帶上足量的糧草輜重,就能立即南下!”
青登所言,并無可指摘之處。
他本就是京畿地區的最高軍事長官。
五條町位于大和地區,離京都極近,就在奈良的南部,甚至可以說就在青登的眼皮底下下。
一伙不知打哪兒來的“尊攘志士”,襲擊了幕府天領,公然豎起叛旗,而且還犯下了屠殺代官所的暴行,青登親率新選組去平叛,實在是合情合理。
青登前腳剛說完,后腳其身前就又響起了問話聲。
這次換松平容保來發問:
“橘兵部,聽你所言,你打算帶上新選組的全部兵力?”
會薩二軍繼續封鎖御所,由你們來應付長州軍——此乃青登適才的原話。
不難聽出,青登準備劃分出2片戰區。
擁有3000兵力的會薩二軍將負責京都戰場,驅逐長州軍。
同樣擁有3000兵力的新選組將獨自負責大和戰場,迎擊天誅組!
青登又點了點頭。
“沒錯,新選組全軍出動!以雷霆萬鈞之勢,擊潰叛軍!”
松平容保聽罷,輕蹙眉頭,而后說出了他的疑慮:
“橘兵部,有必要調集這么多的兵力嗎?”
說著,他揚了揚手中的卷軸。
“從現有的情報來看,這支叛軍的規模并不大。”
“新選組足有3000軍勢。”
“用3000大軍來打擊一支勢單力孤的叛軍,未免有大材小用之嫌。”
“這支叛軍的動作再怎么迅速,也沒可能在短時間之內嘯聚大量部眾。”
“依我看,只需要派出新選組的一半人馬,就足以擊潰叛軍!”
松平容保話音剛落,青登就淡淡地回復道:
“不。”
“肥后大人,我不這么看。”
“我們現在情報奇缺。”
“對于這支叛軍的具體情況,我們仍不甚了解。”
“切不可輕視‘尊王攘夷’的號召力。”
“現如今,依然有許多人對攘夷懷有幻想,對朝廷和長州抱有同情。”
“尤其是在‘尊攘之風’盛行的京畿,這種人尤其多。”
“因此,叛軍對外發出‘擁護朝廷,殲滅幕府’的號召后,將有極大概率獲得廣泛的響應。”
“說不定就在此時此刻,已有不少人馬投入其旗下。”
“等我們的軍隊抵達大和,叛軍的兵力又不知道要增加多少了。”
“此外,與先前于伊勢起事的賊軍不同。”
“這一回的叛軍定有不少武士參與其中。”
“你們應該也很清楚,‘有無大量武士的助力’,這其中的差別猶如天壤。”
“前者雖有上萬之眾,但大多為農人,只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
“后者人數雖少,但武士卻很多。”
“如此一來,單論綜合戰力的話,后者說不定還在前者之上。”
“料敵以寬,總不會出錯。”
“我絕不打無把握之戰。”
說到這,青登停了一停,換上鄭重的語氣:
“天皇的‘大和行幸’在即。”
“這支自稱“天誅組”的叛軍,早不出現晚不出現,恰好就在這個時候起兵鬧事。”
“而且還建立了所謂的‘御政府’,明顯就是有備而來!
“他們是否與長州相勾結,尚不清楚。”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的起兵絕對是為了給‘大和行幸’做策應!”
“叛軍當前的目標很明確,就是攻下高取城,然后以此為據點,與幕府分庭抗禮。”
“他們現在還不了解京都這邊的狀況。”
“設想一下吧,他們一旦得知京都有變,新、會、薩組成了聯軍,正合力驅逐長州,他們會如何行事?”
“他們不可能不明白,長州乃是尊攘派的堅實堡壘。”
“長州被驅逐出京都,就等于是佐幕派戰勝了尊攘派。”
“他們所心心念念的尊王攘夷將會陷入前所未有的低潮。”
“也就是說,為了避免這種狀況的發生,他們定會率軍北上,奮力阻撓吾等。”
“與其等他們攻下高取城、做大做強之后再來給我們添麻煩,倒不如現在就以最快的速度出兵,將這支叛軍連根拔起!”
青登的這一席話,引起了松平容保與西鄉吉之助的長久沉默與思考。
他們皆為人中龍鳳,自然清楚其中的利害關系。
這支叛軍的突然出現……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也算是信息交流不便所引發的惡果之一了。
實質上,除了像青登、德川家茂這樣的身居高位,能夠從不同渠道來獲取信息的人之外,許多士民……特別是鄉野地區的士民,都不知道下關方面的戰事早就結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