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三條實美呆站在街邊,睜圓雙目,傻愣愣地看著眼前的劍拔弩張的局面。 眼見長州人有動手的傾向,其面色霎時變得煞白。 他顧不得自身形象,也顧不上再用“優雅”的、咿咿呀呀的“公卿腔”來說話了。 “停手!停手!不能動手!不能動手啊!” 他揮舞著雙臂,三步并作兩步地沖到長州軍陣之前,以肉身隔開了兩大陣營。 長州軍陣中的某位將領級別的人物認出了三條實美。 “三條大人?!您快讓開!小心受傷!” 三條實美無視其忠告,硬著頭皮,梗著脖頸,扯著嗓子,猶如公鴨般發出嘶啞的喊叫: “你們睜大眼睛看清楚!” “會津軍與薩摩軍的身后,可是御所啊!” “你們若是發起攻擊,將使御所受到牽連!” “如此,你們……不,長州將會被認定為朝敵!” 朝敵——聽見這個詞匯,在場的長州將士無不變了臉色。 朝敵,即朝廷之敵。 在日本歷史上,“朝敵”是一個復雜的、影響力極深的政治用語。 被標記為“朝敵”的一方將在輿論上處于極度不利的地位。 在大多數情況下,“朝敵”會被視為敵人。 而那些受命征討朝敵的人,則被視為正義的一方,占盡了道義。 痛打朝敵是絕對的、不容置疑的政治正確! 日本歷史上最著名的朝敵,當屬平安時代的掀起叛亂、自立為“新皇”的平將門。 總而言之,一旦被認定為朝敵,將會變為人人得而誅之的大逆賊! 雖然日本歷史上也曾出現過被認定為“朝敵”,然后靠著犀利的手段來實現反殺的事跡。 比如室町幕府的初代將軍足利尊氏曾被后醍醐天皇宣布為朝敵. 他通過拉攏光嚴上皇,并利用院宣與后醍醐天皇的敕令對抗,贏得了支持并最終擊敗了后醍醐天皇。 但是……其他勢力都能置“朝敵”的罵名于不顧,唯獨長州不可! “尊王攘夷”的政治主張,乃是長州的立身之本。 主張“吃素有益身心,吃肉使人邪惡”的素食主義者,卻帶頭吃起了肉食盛宴……這還了得? 倘若攻擊御所,被冠上了“朝敵”的罵名,那么長州一直以來所秉持的政治立場,以及他們長期以來所苦心建設的“擁護朝廷,愛戴天皇”的偉岸形象,將會頃刻瓦解! 這給長州帶來的傷害,絕對是難以承受之痛! 松平容保與西鄉吉之助無不是一副有恃無恐的模樣。 說實話,他們巴不得長州人即刻打過來! 一來他們的軍力和裝備占優,完全不怵長州軍。 若是起了對抗,他們將穩操勝券。 二來長州軍若對他們動手,將會徹底坐實“朝敵”的身份! 屆時,長州會變成眾矢之的,完全淪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綜上所述,如果長州軍一直像現在這樣杵在原地不動,既不進攻也不后撤,反倒是松平容保等人所不樂見的。 于是乎,在松平容保和西鄉吉之助的默許下,會薩聯軍的將士們紛紛露出嘲諷的表情,肆無忌憚地向對面叫囂道: “長州人!你們怎么了?為何還不攻過來?” “你們腰間的佩刀難道是擺設嗎?” “這就是你們的‘長州魂’?別叫‘長州魂’了,改叫‘軟蛋魂’吧!” “怪不得你們會在下關戰場上一敗涂地!” “沒那個揮刀的膽量,就別把你們的刀子拔出來!想嚇唬誰呢?” …… 自打挾持朝廷以來,長州人囂張慣了,何曾受過這樣的屈辱? 會薩聯軍的將士們的嘲諷聲,猶如一桶接一桶的“顏料”,潑灑在長州人的臉上,使其染滿憤怒、怨恨、懊惱的色彩。 然而……三條實美死死地攔在他們的身前,不讓他們做出過激之舉。 某人恨恨地空揮刀刃,向三條實美發出憤懣、不甘的嘶吼: “三條大人!難、難道我們就這樣傻呆呆地站在這兒?!什么也不做嗎?!” 遭受質問的三條實美怔在原地。 “……” 他抿緊嘴唇,久久不言。 他也不知道現在應該如何是好! …… …… 遭受針對、被阻擋在御門之外的公卿,只有以三條實美為首的尊攘派公卿。 其余公卿——以中川官、近衛忠熙、近衛忠房為代表的佐幕派公卿,以及立場中立的公卿,皆被迎入御所。 待除三條實美等人之外的列位重臣到場后,天皇旋即召開朝議,向外下達新的敕令。 現任關白鷹司輔熙鋪開天皇的宸翰,拖長著尾音,以經典的“公卿腔”來逐字逐句地宣讀—— “三條實美、壬生基修、錦小路賴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