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殺啊啊啊啊啊!”
“讓他們見識一下十津川的男兒們的厲害!”
……
十津川的鄉士們一窩蜂地奮勇沖鋒,像極了下山的野豬,卷起團團塵煙。
身先士卒者,正是十津川鄉士軍團的首領——與堀為之進。
望著無視命令,擅自行動的鄉士軍團,吉村寅太郎先是呆怔,緊接著像是缺氧了一樣,用力地做著深呼吸,面龐漲紅,目呲欲裂。
“與堀……!你這混蛋!”
對于鄉士們的英勇,饒是挑剔如吉村寅太郎,也不得不予以高度的評價。
面對規模遠在己方之上的新選組,依然能夠提起沖陣的勇氣,讓人不得不稱贊。
但是……他們的肆意妄為,卻是害苦了全軍!
令行禁止——不論古今,這都是一支軍隊最基本的準則。
每一個人都隨便發揮主觀能動性,那還打什么仗。
害死自己也就罷了,最嚴峻的后果莫過于使全軍陷入極不利的境地——刻下的十津川鄉士軍團便是如此!
天誅組的陣型本就算不上是整齊,甚至可以說說零零散散的。
這倒也是理所應當的。
他們本就不是訓練有素、久經戰陣的正規軍。
能夠排列成勉強還有個形狀的方陣,已屬不易。
而現在,就因為鄉士軍團的擅自進攻,使得全軍出現了大規模混亂!
某些人看見鄉士們采取行動了,于是稀里糊涂地跟著一塊兒沖鋒。
更多的人則是一臉茫然地呆站在原地,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一時間,混亂與無序支配了天誅組全軍!
吉村寅太郎用力咬牙,將牙齒咬得嘎吱作響。
雖感憤懣不已,但憑著堅韌的心志,他總算是保持住了起碼的理智。
對于當前的局面,他很快就做出了判斷:
鄉士軍團已經展開攻擊,剩余的部隊再在原地固守,已無意義。
不得已之下,他“鏗”地拔出腰間的佩刀——
“沖啊!!”
吼畢,他身體力行地磕擊馬腹,匹馬當先。
其余將士見狀,不敢再躊躇,紛紛拔出佩刀、挺起長槍,烏泱泱地殺奔出陣!
嘎——的一聲,一只烏鴉從原野的上空飛翔而過。
倘若擁有了這只烏鴉的視野,便能瞧見下方的場面是何其壯闊!
兩支大軍在原野上奔馳、咆哮,聲震寰宇!
為了對抗新選組,以防發生“側翼暴露”的險峻情況,吉村寅太郎不得不將全軍也分成“左翼”、“中軍”與“右翼”的三個集團。
十津川的鄉士軍團居中軍。
松本奎堂率領天誅組絕大部分的元老居左翼。
藤本鐵石率領一部分的元老,以及那些慕名投奔過來的“尊攘志士”們居右翼。
吉村寅太郎的用意很簡單——中軍和右翼求穩固!在左翼戰場上制造優勢!
對于那些心志不堅的“尊攘志士”,吉村寅太郎已經不對他們抱有任何希望。
這群家伙只要別迅速崩潰,他就謝天謝地了。
事實證明,“寧學桃源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實乃老祖宗的智慧結晶。
吉村寅太郎的核心班底,便是以松本奎堂為首的元老們。
他們在跟著吉村寅太郎一起舉兵起事的時候,就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了,全都是將腦袋別到褲腰帶上的狠角兒。
因此,他們的戰斗意志是最為堅定的,乃是吉村寅太郎最為倚重的力量。
他之所以會將元老們都集中在左翼,就是為了在局部戰場上制造優勢,進而取勝。
左翼贏了,就能順勢向右迂回,支援中軍,在左、中兩軍的夾擊下,新選組的中軍將會潰敗,最后再繼續向右迂回,將新選組的左翼也收拾了。
換言之——只要有一處戰場取得勝利,就能贏得生機!
當然,將“尊攘志士”們都放在右翼,那肯定是不行的。
這些難擔大任的慫包一旦聚集在一塊兒,就會發生“慫包共振效應”,稍微遭受一點攻擊……或許還沒有遭受攻擊呢,就不攻自潰了。
因此,吉村寅太郎將他的另一位親信藤本鐵石,以及一小部分的元老放到了右翼,由他們來擔任右翼的壓艙石。
也就是采用封建時代的非常經典的“一小部分精銳+絕大部分的炮灰兵”的作戰模式。
只要精銳們還在,那么這支軍隊就仍有組織度。
倘若這些精銳都沒了……那就都沒了。
嗚——!嗚——!嗚——!嗚——!
驟然間,新選組的軍陣后方再度傳來嘹亮的海螺號角。
嘹亮的、威武的號角聲,像極了振翅高飛的雄鷹,在戰場上空盤旋著、翱翔著,遠遠地飄散開去。
吉村寅太郎頓時感到心神一震。
他雖不了解新選組的軍事制度,但憑著樸素的直覺,他隱約猜到這陣號角是在傳遞著“開始總攻擊”的訊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