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會薩聯軍的步兵們排列成緊密的隊列,烏泱泱地沖殺過來! 相比起聲勢浩大,但是殺傷力有限的騎兵隊,這支規模龐大的步兵隊才是長州軍的真正威脅! 桂小五郎雖已殺紅了眼,但他并沒有喪失應有的理智和判斷力。 他抹了一把臉上的血跡,伸長脖頸,放聲大呼: “不要戀戰!不要戀戰!我們的目標并非打敗會奸和薩賊!而是為大部隊的撤離爭取時間!聽我命令!且戰且退!” …… …… 阻截敵軍,為大部隊的撤離爭取時間——這本就是一項極難的任務。 會薩聯軍坐擁三千兵力。 桂小五郎的殿后軍只有三百人馬。 三百對三千……優勢在他! 在此基礎上,還要盡可能地保全殿后軍的性命……這就更是難上加難了! 桂小五郎一邊做出精密的指揮,一邊親自上陣,恨不得將自己分成兩個人來使用。 就結果而言,他干得很漂亮。 他看穿了會薩聯軍的弱點——默契度不夠。 會津和薩摩終究是倉促建成的聯軍,彼此間并不熟悉。 如此,就使得他們很難展開步調統一的行動。 乍一看,他們氣勢洶洶。 可實質上,他們完全是各自為戰,兩軍各打各的。 我們所迎擊的敵軍,并非3000人的大軍,而是一支1000人的軍隊和一支2000人的軍隊! 這句話看似是在說廢話,但這二者其實有著極明顯的差異。 就這樣,桂小五郎充分利用了會、薩之間的隔閡,靈活地變換進攻與防御,見縫插針地徐徐后退。 比如:眼見會津軍的攻擊節奏慢了,與薩摩軍形成了“一個在前,一個居后”的態勢后,他就果斷地集中兵力,攻擊“冒頭”的薩摩軍。 再比如:薩摩軍與會津軍之間出現脫節了,他就親率一支敢死隊,決然地插入兩軍之間,大鬧了一通,打了一波漂亮的反沖擊。 期間,大部隊留下來的那30挺燧發槍起了大作用。 桂小五郎不時地以命火槍手們發起反擊。 “嘭”、“嘭”、“嘭”的槍響聲就沒停過。 饒是以戰斗力和訓練度聞名天下的會津軍和薩摩軍,面對黑洞洞的槍口也會不受控制地發怵、膽怯。 每當會薩聯軍發起攻勢,那接連響起的槍響都會使他們失掉大半勢頭。 此外,伸手不見五指的黝黑天色更是幫了他們大忙。 在缺乏照明的情況下,會薩聯軍的行動自然是極為不便。 不慎踩空、被路邊石頭絆倒的人,可謂是不計其數,以致進攻受阻止。 就這樣,在上述的多種因素的加持下,會薩聯軍的戰線拉得極長,戰場從京都的南郊延伸至京都的西郊。 有的部隊正與桂小五郎的殿后軍展開殊死搏斗。 而有的部隊仍滯留在京都的南郊,遲遲沒有跟上進攻的節奏。 桂小五郎的果斷、睿智與英勇,確實是令人贊嘆不已。 但……他的機敏巧智并不足以抹平雙方的巨大差距! 憑借著壓倒性的數量優勢,會薩聯軍死死咬著殿后軍的屁股。 桂小五郎一直想要甩開追擊而不得。 其身旁的戰友一個接一個地倒下…… 原先的“且戰且走”逐漸變為“一退再退”…… 在又打了不知多少場硬仗后,桂小五郎終于是掙到了沒有敵人來犯……啊、不,更正,應該說是暫時沒有敵人來犯的喘息之機才對。 他與剩余部隊潛進了一片茂密的樹林。 此地綠茵森森,到處是遮蔽視野的樹木灌叢。 多虧了這片茂密的樹林,才使他們暫時擺脫了會薩聯軍的追擊。 趁著這個寶貴的機會,桂小五郎解下腰間的水壺,貪婪地牛飲,滋潤自己那干涸得仿佛隨時會裂開的咽喉。 戰至現在,他已變為徹頭徹尾的血人! 從頭發到足尖,其身上的每一處地方無不粘滿了粘膩的血污。 至于其掌中的打刀,更是因激烈的交戰而替換了數把。 他眼下所拿的刀,是剛才從敵人身上搶來的。 “桂先生!不行了!快點后撤吧!再這么打下去,我們會全滅于此的!” 其身旁的一位同樣是滿身血污的武士焦急萬分地這般說道。 他前腳剛說完,后腳桂小五郎就堅定地斷言道! “不行!我們不能再后撤了!” “再撤下去,我們就要與大部隊撞上了!” “不論如何,我們都要止住當前的頹勢!” 說到這,他揚起視線,環顧周圍的林木。 “這片樹林很不錯,乃絕佳的地利。” “自此刻起,我們將以這片樹林為依托,展開節節抵抗,至少也要堅守1個時辰的時間!” 此言一出,在場的殿后軍將士們無不面露凜然的神情。 大部隊尚未走遠,他們實在是不能再撤了。 倘若他們繼續撤退,或者是潰敗了,會薩聯軍勢必會乘勝追擊,一口氣追上長州軍的大部隊,對其施以殘酷的打擊! 桂小五郎隨手丟掉掌中的已然喝空的水壺,扭頭向剛才那人問道: “我們還剩下多少人馬?” 那人露出痛苦的神情。 “現在能夠自由動彈,而且還未掉隊的人……大概只剩下80人……” 桂小五郎聽罷,頓時擰起兩眉,面色一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