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放眼望去,四下里密布著棋盤似的水稻田,間雜著造型別致的稻草人,銜接著遠方的村落。 現在已是秋季時分,水稻已開始成熟,結出飽滿的穗。 望著已漸呈金黃之色的這一片片稻田,窮苦人出身的巖崎彌太郎喜上眉梢: “不錯!看樣子,今年會有一個好的收成!” 既然有稻田,那自然就有農民。 面朝黃土背朝天、一絲不茍地埋頭耕作的身影,在田野間隨處可見。 “鏗”、“鏗”、“鏗”的鋤地聲,此起彼伏。 青登等人的突然駕到,自然是引來了農人們的好奇。 他們紛紛停下手中的活兒,朝青登等人投去困惑的目光。 “喂,快看,有人來了。” “他們是誰???” “不知道,也許是過來觀賞琵琶湖的旅客吧?!? “瞧呀,,感覺他們不像是一般人啊?!? “為什么那個人騎著一頭牛啊?” “我還是第一次看見騎牛的貴人……” “這你就不懂了吧!貴人都是這樣的,總是干出一些很奇怪的事情。想當年,孔夫子就是騎著一頭黃牛,南下山海關去布道!” …… 農人們七嘴八舌,嘰嘰喳喳。 他們所討論的重點,自然是走在最前面,騎著頭大黑牛,格外顯眼的青登。 農村不比城町,缺少傳媒渠道,消息閉塞。 所以說,他們不認得青登,倒也在情理之中。 他們或許直到現在都不知道他們已不再是天領之民。 從5天前起,他們就有了一個新的身份:秦津藩的子民! 對大津的視察,打從剛才起就開始了。 青登掃動視線,鄭重其事地打量大津的農田。 大津不愧是物產豐饒的福地。 光是這一望無際的水稻田,就足以羨煞無數農人。 眼見青登正在觀察稻田,巖崎彌太郎十分有眼力勁兒地從懷中掏出一份卷軸,鋪展開來,然后清了清嗓子: “橘先生,您此前所吩咐的任務,我已完成,現在請容我向您匯報!” 4天前,青登緊急召喚巖崎彌太郎,交給他一個重要任務——統計并整理大津的特產。 很明顯,青登這是準備大力發展經濟,故而命巖崎彌太郎去提前摸底。 自知責任重大的巖崎彌太郎毫不躊躇地當場應承下來,而后展現出他那過人的行動力,三下五除二地就將大津的產業情況調查得清清楚楚。 青登輕輕頷首,說了聲“嗯?!? 巖崎彌太郎旋即低頭看向手中的卷軸,一字一頓地說道: “大津的傳統產業有大津繪、大津算盤、松本瓦、膳所燒、湖南燒、湯葉、鯽魚壽司、咸味湖魚、瀨田蜆子、食用菊花,以及膳所茶?!? “其中,瓷器與茶葉……也就是松本瓦和膳所茶,乃是大津最著名的、同時也是最能賺錢的商品?!? “尤其是茶葉,實乃大津的經濟支柱?!? “黑船來航時,幕府在船上向馬休佩里供應了大津的膳所茶?!? “膳所茶的清新味道深深地吸引了馬休佩里?!? “自此以后,膳所茶被美國人所青睞,成為了對美出口的頭號商品?!? “此前,礙于精力有限、財力不濟,幕府始終沒能擴大膳所茶的出口規模。” 說到這,巖崎彌太郎頓了一頓。 當他再度開口時,其眼中迸射出激昂的眸光,一臉躍躍欲試的表情。 “橘先生,實不相瞞,我的腦海里已經有一個龐大的商業計劃了!” “大津毗鄰大坂,而大坂又是重要的對外港口?!? “只要不是碰上極端天氣等意外情況,3日之內就能在大津與大坂之間走個來回?!? “因此,我們若想發展對外貿易,實在是容易得很!” “西洋人對茶葉情有獨鐘,向西方販賣茶葉乃穩賺不賠的大買賣!” “只要我們經營得當,完全能將膳所茶現有的出口規模再翻個幾倍!” “屆時,哪怕是按照最保守的估計,我們每年都能賺來數以萬計的巨額收入!” 巖崎彌太郎的這一席話,引得在場的其他人紛紛露出驚詫的神情。 數以萬計的收入……這可太誘人了??! 絕大部分藩國一年下來的總收入,恐怕還不到5萬兩金。 大津僅憑茶葉這一項商品,就能賺來數萬兩、甚至是十萬兩金…… 如此暴利,足以使無數大名眼紅——大津未免也太富了吧! 巖崎彌太郎發言的時候,青登全程認真傾聽,并未插話。 直到對方語畢了,他才苦笑著說道: “彌太郎,你的計劃很好。” “可是……卻有一個問題?!? “我們要上哪兒去籌齊‘擴大茶葉出口規?!腻X呢?” 巖崎彌太郎聽罷,當場怔住。 少頃,他重重地嘆了口氣,臉上不復剛才的激昂之色,轉變為惆悵、無奈的神情。 “橘先生,這正是現在最困擾我的問題啊……” …… ……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