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別看我這樣,我曾學過一點劍術,對劍術略懂一二。” 他說著伸出雙手的食指,右手掌包住左手的食指,右手食指伸直,比了個“握劍”的手勢。 “這些賊子只曉得欺軟怕硬。” “讓他們去欺凌弱小,個頂個的積極;一碰見不好惹的硬茬,就會立即作鳥獸散。” “再不濟,我們還有‘京都天狗’呢!” 京都天狗——聞所未聞的名稱,使青登愣了一愣。 “‘京都天狗’?這是什么?” 在中國神話里,天狗是一種異獸,在《山海經·西山經》有所記載。 而在日本神話里,天狗是一種身懷強大神通的生物。 在日本的一般說法認為,天狗有又高又長的紅鼻子與紅臉,手持團扇、羽扇或寶槌,身材高大、穿著“山伏“,背后長著雙翼,腰際懸掛武士刀,穿著日式傳統高腳木屐,隨身帶著蓑衣以便隨時把自己隱藏起來。 天狗通常居住在深山之中,具有令人難以想像的怪力和神通,也具有不可一世的傲慢姿態。 在日本人眼中,天狗是一種亦正亦邪的神秘存在,既是可怕的妖怪,也是令人尊敬的神明。 古往今來,跟天狗有關的神話傳說一直是層出不窮。 最有名的天狗傳說,莫過于“鞍馬山的鬼一法眼”。 相傳在平安時代末期,年幼的源義經被平家逼得家破人亡后,鞍馬山的一只被稱為“鬼一法眼”的天狗收留了源義經。 源義經從此跟著鬼一法眼學習武藝、兵法、妖術,習得一身高強本領,最終成功滅亡平家,報仇血恨。 當然,傳說終究只是傳說。 所謂的天狗,不過只是一種幻想生物,當不得真。 面對青登的質問,古牧吾郎挑了下眉: “橘君,你不知道‘京都天狗’?” “嘛,這也難怪。” “畢竟‘京都天狗’已經許久沒有出現了。” 說罷,古牧吾郎稍稍坐正身子,清了清嗓子,隨后娓娓道來: “顧名思義,‘京都天狗’是一只住在京都的天狗。” “雖說背負天狗之名,但它并不是什么妖怪。” “他實質上就只是一個頭戴天狗面具、身披蓑衣,打扮成天狗模樣的強大武士。” “每當有惡徒在京都或京都周邊為非作歹,‘京都天狗’就會挺身而出,懲惡揚善。” “相傳他最著名的一場戰斗,便是以一己之力消滅盤踞在京都北郊的一伙山賊。” “因為強大近妖,所以人們才稱其為‘京都天狗’。” 言及此處,古牧吾郎換上煞有介事的口吻: “據說‘京都天狗’的面具之下,是一張清新俊逸的英俊臉蛋。” “不僅如此,聽聞其妻還是天下第一美人。” “既英俊又強大,還娶了天下第一美人為妻,真是讓人艷羨啊!” 古牧吾郎前腳剛說完,后腳總司就冷不丁的出聲道: “‘京都天狗’……啊!我想起來了!我以前聽說過‘京都天狗’的故事!” 總司的聲音有些含糊不清……青登轉頭瞧去,不知是從何時起,總司在古牧夫人的招待下,吃得不亦樂乎! 她盤膝坐在古牧夫婦的那盤和果子的旁邊,一手抓一個和果子,大快朵頤,兩個腮幫子塞得鼓鼓囊囊的,像極了正在收集過冬物資的松鼠。 古牧夫人在旁樂呵呵地看著,口中說著“慢慢吃,不要著急”,時不時地抬手捋順總司腦后的那條輕盈馬尾。 青登發現古牧夫人似乎是一個母性很足的人,非常疼愛像總司、阿舞這樣的小輩。 總司就這么一邊吃著,一邊快聲道: “此前我在京都巡街的時候,從幾個老人口中聽說過‘京都天狗’的故事。” “曾幾何時,確實是有這么一位義士。” “有不少人親眼見過他。” “其形象很別致——臉戴紅色的天狗面具,身披陳舊的蓑衣,個子挺高,腰佩藍金相間的長短雙刀,身手敏捷,來去如風。” “據那幾位老人所言,‘京都天狗’已經好久沒現身了。” “目前只有一些年紀稍大的人仍記得‘京都天狗’的名號。” 言及此處,總司恰好將她那塞滿整個口腔的和果子給咽落入肚。 聲音變清楚后,她接著往下說道: “雖然不知真假,但那幾個老人都說‘京都天狗’的真身,其實就是‘永世劍圣’緒方逸勢!” “他們說緒方逸勢就隱居在京都。” “緒方逸勢雖已是隱居之身,卻依舊保留了當年的俠肝義膽,以扶危救難為樂。”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說法,貌似還是有依據的。” “‘京都天狗’所用的刀法是擅于對一敵多的二刀流——這一點與緒方逸勢一模一樣。” 至此,青登算是徹底聽明白了。 總的來說,“京都天狗”確有其人。 因為實力強大,懲惡揚善,是正義的好伙伴,所以曾一度有著不小的名氣。 普羅大眾一向熱衷于去美化、甚至是去神化這些英雄人物。 于是乎,隨著“京都天狗”的聲名漸漲,各種各樣的猜測、美談就一股腦兒加在其身上。 什么“面具之下是一張帥臉”啦。 什么“妻子是天下第一美女”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