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松平容保、西鄉吉之助等其余將領以青登為中心,簇擁著一張長桌。 長桌上,擺放著以泥土制成的天龍寺戰場的立體地圖。 青登一行人與會津軍會師后沒多久,土方歲三、西鄉吉之助等人陸續趕到。 待三軍(新選組、會津軍、薩摩軍)的主要將領都到齊了,青登馬上下令:召開軍事會議! 共商破敵之策,拔掉長州軍在京畿的最后一處據點,將這幫亂臣賊子徹底趕出京畿! 毫無疑問,此乃本次戰役的最后一戰。 多虧了土方·薩摩聯軍的有能,開戰首日就擊破了山崎方面的長州軍,使得決戰之日大大提前。 青登交代給會津軍的任務是在決戰來臨之前,拖住天龍寺方面的敵軍,別讓他們靠近京都,也別讓他們去支援別的戰場。 會津軍不愧是天下聞名的勁旅。 縱使兵力居劣勢,也依然跟對面的長州軍打得有來有回,使他們無暇他顧。 青登微微側過腦袋,向松平容保使了個眼色。 松平容保點了點頭,然后扭頭對身旁的一位將領說道: “開始吧。” 這位將領當即站起,朗聲道: “在下乃會津藩家老,神保內藏助!” “請容許在下主持今日的會議。” 他省去多余的寒暄,直接進入正題。 今日一整天,會津藩始終在與天龍寺方面的長州軍交戰。 因此,由會津軍來負責為大家介紹對方的詳情,最為合宜。 神保內藏助清了清嗓子,隨后娓娓道來。 他先是簡單概述今日的戰斗過程與戰果。 據他所述,對面的長州軍背靠嵐山,以天龍寺作為本陣。 跟另外兩處戰場(伏見、山崎)的長州軍相比,此地的長州軍并無顯著的不同之處。 雖然擁兵3000,但軍隊中的絕大多數成員,都是臨時強征過來的浪人、農兵。 真正的可戰之兵,至多也就五、六百人。 在青登一行人的連續驅趕下,逃竄至天龍寺的殘兵敗將約莫有二千來號人。 人數雖不少,但這些新增的兵力都只是一些被打崩的潰兵,實不為懼。 因大敗虧輸而導致的內心創傷,哪兒有這么容易恢復? 可以肯定的是,這些潰兵不僅不會在接下來的戰斗中派上用場,反而還會扯后腿。 而這,正是青登的目的——讓這些殘兵去散播恐懼,打擊士氣。 做完言簡意賅的報告后,神保內藏助扭頭看向松平容保。 松平容保輕輕頷首: “神保君,辛苦你了,坐下吧。” 神保內藏助應和一聲,坐回原位。 青登垂下視線,看著面前的立體地圖,輕聲道: “該死的長州軍,可真會選地方啊,居然將本陣設在天龍寺……如果可以的話,真不想破壞這座著名古剎啊。” 嵯峨天龍寺——歷史悠久的禪寺。 天龍寺原址曾是平安時代承和14年(847)日本嵯峨天皇的檀林皇后開創的檀林寺。 天延3年(975),兼明親王曾在此修建宮殿和池庭。 進入鐮倉時代,建長6年(1254)后,嵯峨天皇在此興建離宮竜山殿,并建了凈金剛院作為佛寺。 足利尊氏奪取天下,建立室町幕府之后,聘請夢窗國師在此開創天龍寺,為后醍醐天皇超度亡靈。 從此,天龍寺自成一派,成為該派的大本山,位居京都寺院五山之首。 自建寺以來,天龍寺就多災多難,前后共遭火8次。 仔細想來,這應該也算是歷史建筑的宿命了。 但凡是個歷史建筑,就難逃被火燒毀的命運。 山南敬助非常鐘愛這些歷史悠久的古建筑。 于是,他長嘆一聲,面露憂愁之色,發出與青登相同的感慨: “真不想讓這座名剎又遭劫難啊……” 雖然嘴上這么說,但眾人心里都很清楚:槍炮無眼,一旦開打,哪顧得上天龍寺如何。 青登確實不愿瞧見名剎被毀。 但相比起部下們的性命,這些死物實在不值一提。 莫說是一座天龍寺了,只要能夠保全部下們的性命,或是有助于戰事,青登可以毫不猶豫地毀掉京都的所有歷史建筑。 相比起開戰之前,本陣內外的氛圍空前輕松、和諧。 空氣中充滿了喜悅的味道。 縱使是百無一用的藩軍將領們,在瞧上一眼地圖后也能知道:我們已經占盡了優勢!沒有戰敗的可能! 長州的三路大軍崩了兩路,殘余兵力龜縮在天龍寺,苦苦支撐。 新選組、會津軍和薩摩軍已會師一處,軍勢近萬,形成壓倒性的兵力優勢,而且士氣正旺,裝備精良。 兩相比較之下,對面的長州軍沒有半點優勢可言。 如此巨大的戰力差,哪怕想輸都很困難啊! 上至青登,下到普通將領,都不認為對面的長州軍還能翻出什么風浪。 因此,今次的軍事會議推進得非常順利。 在經過簡單的探討后,青登直接宣布明日的作戰計劃。 計劃內容與今日的天王山之戰是一致的:沒有佯攻、輔攻,全都是主攻,直接正面壓上!圍而殲之! 摩拳擦掌,恨不得明日盡快到來。 就在這時,冷不丁的,松平容保出聲道: “安藝大人,我有一事要補充。” 青登揚了揚下巴: “請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