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如果不顧這些約定俗成的規矩,強行召見你……那些老臣、那些無時無刻不盼著我快點從將軍之位上滾下來的家伙,只怕是能用唾沫淹死我。” “因此,與你見面一事……就只能先拖著。” “一直拖至現在……總算是求仁得仁。” 御目見:即面見將軍的資格。 在這個空前重視血統門第、階級極度固化的社會里,御目見既是一種權力,也是一種殊榮、獎勵。 直屬于將軍的武士……即將軍的直臣們,共分2種:旗本與御家人。 這二者之間的最顯著的差別,就是前者有御目見,而后者沒有。 所以,旗本武士能擔任“將軍近侍”等一系列重要的官職,而御家人武士則不行。 一般而言,只有藩國大名、旗本武士、以及某些特殊崗位的人,才能擁有御目見。 青登的家門已被升格為旗本,所以青登今日才能這么大搖大擺進入江戶城、謁見德川家茂與天璋院。 “橘君,你可以和我仔細講講在半年前的那個雪夜里,你是如何率領寥寥二、三十名武士,大破近二百位討夷組亂黨……以及2個月前,你在西洋人居留地里獨身對抗討夷組亂黨主力的全經過嗎?” 德川家茂的上身微微前傾,眼中閃爍起期待的眸光。 一旁的天璋院,這時也直勾勾地看向青登,一對美目眨也不眨的。 這種合理的請求,青登自是沒有回絕的理由。 而且也沒有回絕的權力…… 稍稍構思了一番措辭之后,青登就字斟句酌地向身前的這對母子,詳述自己與討夷組的“戰斗史”。 向他人講說自己與討夷組之間的各種恩恩怨怨……類似的事情,青登做過不知多少遍了,早就駕輕就熟。 因為經驗豐富,所以青登講得抑揚頓挫、很是生動。 德川家茂與天璋院聽得很是認真。臉上表情隨著“故事情節”的起伏跌而反復出現細微的變化。 故事很長,青登講了足足近小半個時辰才堪堪言畢。 德川家茂“呼”的一聲長出口氣,意猶未盡地咧了咧嘴角,苦笑道: “這就沒了嗎?真想再多聽一會兒啊。” “單刀赴會、孤身直沖戰場,獨戰敵群……哈哈哈,真是越聽越讓人神往呀。” 德川家茂猛地一拍大腿。 “果然啊,公文中所記錄的,只不過是事實的冰山一角。” “還是得讓當事人來親口描述,才能知道更詳細、雋永的故事細節。” “想不到在眼下這種浪擲、享樂之風仍靡然成風的世道里,還能出現這種……這么能讓人血脈賁張的熱血偉跡。” 說到這,德川家茂抿了抿唇。 然后露出淡然的微笑,并換上半開玩笑的語氣。 “真希望幕府能多一些像橘君你這樣優秀的才俊……” “說起來,橘君你的身手確實是很高強呢。” “方才的比武,我很盡興。” “近日政務頗多,案牘勞形,許久沒有這樣酣暢淋漓地與人切磋過劍術了。” 德川家茂的話音剛落,露出壞心眼笑容的天璋院,便以玩味的口吻插話進來: “將軍大人,你果然是很期待與橘君的比武呢。” “呃……”又遭天璋院捉弄的德川家茂,露出干笑,接著輕咳了幾聲,將話題拉回軌道。 “雖然知道自己肯定不會是橘君你的對手,但沒想到居然會敗得這么慘,連還手之力都沒有。” “橘君,通過剛才的比武,讓我更加肯定了:將與於篤巫女見面的任務托付于你,果然是正確的!” 忽地又繞回到最初的話題上…… 此刻,青登終于是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在猶豫了少頃后,清了清嗓子: “將軍大人。請恕下官冒昧,這個於篤巫女……究竟是何人?” 德川家茂露出意味深長的微笑,搖了搖頭: “關于這個……等到了明日,你就能知道於篤巫女是何許人也了。” “雖然這樣可能稍顯啰嗦……但我還是再提醒你一遍吧。” “橘君,我托付給你的這個任務,相當重要。” “記住了:明日朝五時,前往位于霄町六丁目的月宮神社,和神社內的於篤巫女見面!” …… …… 時間倒轉回現在—— 一饋十起的德川家茂,自是日不暇給。 青登昨日在詳述了一番他與討夷組的“戰斗史”之后,又與德川家茂、天璋院閑談了一會兒,最后因時間到了、德川家茂必須得去處理今日的政務了而不得不讓會面暫告終結。 德川家茂也好,天璋院也罷,都給青登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印象——當然,是積極層面的深刻印象。 這倆大佬都相當地平易近人,毫無架子。 和他們聊天時,青登甚至都感覺不到自己正和這個國家的“皇帝”、“太后”對話,更像是在與2位相識許久的老朋友交往。 不知情的人,可能都想象不到如此親切、隨和的少年少婦,居然會是江戶幕府現任的征夷大將軍和大御臺所。 總體而言,昨日與這倆大佬的會面相當順利、成功,現場氛圍從始至終都非常地和諧、融洽……除了被托付了一個稀奇古怪、讓人摸不著頭腦的任務之外,沒有任何的異樣! 身為征夷大將軍的德川家茂,竟然要他去一座名不見經傳的神社,和某位巫女見面……這則任務,怎么想怎么怪異! ——也罷……再怎么感到疑惑也沒用,只要到月宮神社、見著那個於篤巫女,所有的疑問應該就能統統迎刃而解了。 自我寬慰了一通后,青登雙手叉腰,扭頭向周圍張望。 ——這座神社就是月宮神社嗎?嘖……就沒個招牌之類的東西嗎……? 掃視四周的青登,沒找著招牌,倒是找到了一座石像。 一座聳立在鳥居旁邊的狐貍石像。 ——狐貍……這座神社所敬奉的神明是稻荷神嗎…… 稻荷神:日本神話中的谷物和食物神。 本是主管豐收的神明,但因中世紀以降,工商業逐漸發達,所以稻荷神也開始象征財富,被工商業界敬奉。 因為主司農業豐產與商業興隆,所以稻荷神算是日本神道教里人氣最旺、最受老百姓們歡迎的神明之一。 全日本有許多敬奉稻荷神的神社,稻荷神社開得遍地都是。最重要的是位于京都伏見的稻荷大社。 日本自中世紀開始將狐貍視為稻荷神的使者,因此所有敬奉稻荷神的神社,都會在鳥居的旁邊樹起一座或多座狐貍的雕像。 因為找不到招牌之類的物事,沒法驗明眼前這座神社的名字,身周也沒有能問話的路人,所以青登決定進入這座神社看看。 所謂的鳥居,是每座神社都必定會有的附屬建筑。代表神域的入口,用于區分神棲息的神域和人類居住的世俗界。 鳥居的存在,就是為了提醒所有的過路人及旅者——前方就是神域,請謹言慎行。 鳥居的后方,便是通往神社的參道。 據說鳥居及參道的中央,是神靈通行的地方,所以普通的參拜者和旅客最好避免走在鳥居和參道中央,以示對神靈的敬畏。 青登沒有任何神道教上的信仰……精準點來說,是沒有任何宗教上的信仰。 但本著入鄉隨俗、尊重他人文化的心態,青登還是規規矩矩地從側面穿過鳥居。 參道的左右兩側立有不少石燈,并栽種著不少茂盛的、青登叫不出名字的樹木。 枝椏交織,樹葉茂盛,遮陽蔽日,給參道帶來了一片陰涼。 參道的路面上飄零著不少枯枝落葉。 咔嚓……咔嚓……咔嚓…… 枯枝落葉被踩爛的聲響,成了這片空間內除風聲之外唯一的音響,極大地凸顯出此地的靜謐。 稻荷神社與其他神社相比,除了會在鳥居附近樹起狐貍雕像之外,還有一處很明顯的不同,那就是稻荷神社的鳥居顏色是統一的大紅色,而且經常在門前排有一列鳥居,有大有小。最壯觀的是伏見稻荷大社,幾千座鳥居分成幾排,從山腳一直排列到山頂,有著“千本鳥居”的美名。 青登正進入的這座神社,就是很經典的稻荷神社的布局——通往神社的參道上,以極工整的間距井然排布一列掛有注連繩的鳥居。 所有鳥居皆為明亮鮮艷的大紅色,而且非常嶄新,一看就知是新建沒多久。 不稍片刻,穿過最后一座鳥居、抵達參道盡頭的青登,頓有豁然開朗之感——一片寬敞的空地鋪呈于眼前。 空地的北側、同時也是青登的正前方,矗立著一座以黑、百兩色為主色調的氣派神殿。 從參道到神殿的空地兩側,同樣建有大量為這座神社平添不少清幽之感的石燈。 這時,青登忽地留意到在他右眼角的視野盡頭處,有2道由紅白兩色組成的影子在微微晃動。 轉頭望去——原來是2名巫女! 白衣、緋袴,足部穿潔白的布襪和紅紐草鞋,頭發用一張白色檀紙扎起……十分經典的巫女打扮。 所謂巫女,是神道教里類似于“神明代言人”一般的存在。 傳說巫女可以接受神的憑依,傳達神的意志。同時,巫女也擔任著祈禱、驅邪、祭祀等職務, 這對巫女的身高相同——難分高下的矮小……倆人的個子都不足1米4。 因為離的距離有些遠,再加上這倆女正背對青登,所以青登看不清她們的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