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漱次郎……聽見這個名字,青登不由會心一笑。 雖然至今仍未跟對方見過面,但青登與漱次郎之間,有著極奇妙的緣分。 仁王之名,人盡皆知——青登能有此項成就,有漱次郎的一份功勞。 而且是很大的一份功勞。 漱次郎以青登的故事為原型,創作出引人入勝的話本。 此話本推出后,一時洛陽紙貴。 喜歡關注新聞的人,喜歡聽說書的人——這二者之間,毫無疑問是后者的數量占據了壓倒性的絕大多數。 因此,絕大部分人都是通過漱次郎所著的話本,才知道有“橘青登”這么一號人物存在。 就連“仁王”的名號,也是由漱次郎所創。 可以說,若無漱次郎,斷無青登如今的高人氣。 宇垣吾朗說漱次郎的才氣可以比擬曲亭馬琴……青登從沒讀過這二人的,所以對此不予置評。 但他個人認為,如此盛贊漱次郎……這多半是謬譽了。 就連青登這種對日本古典文學無甚了解的人,也知道曲琴馬亭之于日本,猶如羅貫中、施耐庵之于中國。 說曲琴,曲琴到。 宇垣吾朗的話音甫落,青登眼角的余光便忽地瞥見摞在他腳邊的一套書,其封面上印著一行顯眼的大字:《南總里見八犬傳》。 “宇垣先生,你還讀過《南總里見八犬傳》啊?” “像我這種嗜如命的人,怎可能沒讀過《南總里見八犬傳》啊?” 宇垣吾朗以半開玩笑的語氣回答道。 “那倒也是。” 青登微笑附和。 《南總里見八犬傳》——曲琴馬亭的作品,同時也是他最負盛名的作品。 此書出版時是以連載的方式問世,首度出刊于文化11年(1814),直到不久之前……即天保13年(1842)才完結。 是本寫了28年才完結的大作。 在撰寫期間,作者曲琴馬亭甚至遭遇了失明的不幸,但還是以自己口述他人筆記的方式將整套作品完成。 全書共98卷、106冊,合計三百多萬字,乃日本古典文學史上最長篇的巨著。 較之《南總里見八犬傳》出版時的盛況,漱次郎的“青登話本”也不過爾爾了。 據說,《南總里見八犬傳》問世時,可謂是“書賈雕工日踵其門,待成一紙刻一紙;成一篇刻一篇。萬冊立售,遠邇爭睹”。 雖然此書完結距今不過18年,但已經有不少文人將《南總里見八犬傳》評為武家文學的代表作,與公家文學代表作的《源氏物語》并論。 《南總里見八犬傳》之所以能有如此崇高的地位,拋開文筆、故事劇情不談,光是題材本身就相當有開創性。 安房領主里見義實的女兒伏姬公主因受到詛咒,而與犬妖結合。在得知自己懷了畜生的孩子后,伏姬羞愧自殺,在她自殺的瞬間,肚中所懷的孩子以“氣”的型態飛散,與伏姬所佩戴的八顆念珠結合,向高空中飛去并向四面八方散開,飛散的寶珠最終轉生為人形,他們即為故事主角的八犬士,半人半妖的八犬士們靠著遠超常人的身手本領,四處裝逼——以上,便為《南總里見八犬傳》的故事梗概。 相傳,后世的《犬夜叉》、《七龍珠》等作品,都曾在《南總里見八犬傳》里獲得過靈感。 在這個絕大部分家、劇作家都在孜孜不倦地生產著“武士行俠仗義”、“公公扒灰”、“男女私奔”等文字垃圾的時代里,曲亭馬琴居然寫就了一篇氣勢恢弘、要素豐富的奇幻。 《南總里見八犬傳》的故事題材,哪怕是放在21世紀也不算過時,遑論民眾的素養、見識普遍不高的19世紀? 這般一來,便不難理解《南總里見八犬傳》面世后,為何能造成如此大的轟動。 同時,也不難明白青登為何會覺得宇垣吾朗稱漱次郎的才氣足以與曲亭馬琴相比擬,乃是謬贊。 “小兄弟,你喜歡讀書嗎?” 冷不丁的,宇垣吾朗突然轉過頭來,對青登問道。 “我還蠻喜歡讀書的。” 青登答。 “哦?你平常都讀些什么書?” 宇垣吾朗挑了挑眉,追問道。 “主要以史書為主。” 雖然青登身懷“神腦+9”、“聚神”等一溜兒變態的天賦,可他終究是人類,不是機器。 既然是人類,那就總會有疲憊、想要休息的時候。 因此,在工作、修煉武技之余,青登也會變著法兒地放松身心。 然而,相較于百花齊放的現代,江戶時代的娛樂活動實在匱乏地厲害。 受過現代文化熏陶的青登,對于歌舞伎、凈琉璃木偶戲等文藝表演,以及這個時代的說書、,實在是欣賞不來。 在青登眼里,江戶時代的還沒史書有意思。 至少史書里總會出現縱然是家也不敢這么編的夸張故事。 如此一來,讀書……尤其是讀史書,便成了青登平日里的最大樂趣兼最主要的休息方式之一。 當然,青登讀史書是真正意義上的“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