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閃爍寒芒的薙刀與傾國傾城的臉蛋、剛與柔、暴力與鮮花……截然不同的兩種元素同框出現,交糅成一副奇妙的景象。 這人很幸運,竟然能有緣看見這種舉世罕見的奇景。 這人很不幸,這幕場景是他生前所見的最后一副畫面…… 撲哧! 薙刀斬裂人體。 殘肢掉落,白骨露出。 同一時間,不遠處的總司也再度揮起了“死神的鐮刀”。 總司輕巧地跳上一塊巨石,然后像在空中滑翔一般,對著眼前的弓箭手當頭就是一刀。 斬擊凌厲,刀勢如虹。 對方的左肩被深深地砍中,同軀干僅剩一層單薄皮膚相連的左臂,無聊地垂掛在其身側。 “嗚嗚啊啊??!” 強烈的劇痛,令得此人的額頭瞬間布滿豆大的冷汗。 他倒也是條硬漢,不僅沒有倒地,反緊咬牙關,踏穩腳跟,強忍疼痛,舉刀反擊。 “去、去死吧!” 他抱定“置之死地而后生,陷之亡地而后存”的意志,劈出決死一擊。 可是,總司在眨眼間不見了。 “什么?!” “在這里。” 總司以驚人的爆發力,閃身至此人的身側,與他錯身相過。 在衣袖互交的瞬間,總司劈出拔刀術般的斬擊,正中對方的胸部。 此人就像被彈開一樣向后倒飛,不一會兒便一頭栽倒在地。 這就是弓箭手們……或者說是全體黑母衣眾所犯的錯誤——他們只顧著應付青登,完全忽視了這兩位“女武神”的存在! 要資源有資源、要努力有努力、要天分有天分的佐那子,可謂武士中的典范,能文能武,知書達禮,堪稱“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 倘若她是男兒身的話,定能成為遠近稱頌的“今楠木”。 【注·楠木:即楠木正成。(1294年?—1336年7月4日),他在推翻鐮倉幕府、中興京都朝廷中起了重要作用。因武略出眾、人品優異、碧血丹心,故日本后世以其為忠臣與武士之典范】 然而,如此完美的佐那子,在武道上卻有一處不足,那便是沒怎么耍過真家伙。 至于總司……她一直都是以憨憨的、不大聰明的形象示人。 畢竟,她可是個連77加18等于多少都算不明白的主兒。 而她也跟佐那子一樣——竹劍與真刀,揮舞前者的時間遠多于后者。 許多人總以為“僅識‘道場劍’,不識‘殺人劍’”的最大壞處,就是在與敵人展開你死我活的真刀決斗時,會不由自主地心生膽怯,以致發揮不出原有的實力。 事實上,相比起怯戰、發揮失常,“‘戰斗智商’不足”才是欠缺實戰經驗的最緊要、最可怕的惡果。 通俗點來講,就是把控不好“什么時候該小心防守,什么時候該大膽進攻”。 只不過,眾所周知——上天是不公平的。 有些人天生就是為戰斗而生的。 或許這就是天才的共性吧……總司也好,佐那子也罷,明明都是戰場新手,卻能于此刻毫無心理負擔地化身“人斬”。 在望見青登以豬突猛進的打法攪亂了黑母衣眾的陣型,憑借一人一弓打得對面的弓箭手們抬不起頭后,二女雙雙意識到:大好的戰機已至! 沒有事先約定,也沒有相互探討作戰計劃。 總司和佐那子都不知道對方跟自己打起了相同的主意。 然縱使如此,她們卻依舊能不分先后地同時沖出藏身地,對已然混亂的敵群展開新一輪的猛攻! 青登的精準點射,本就已讓黑母衣眾焦頭爛額。 而現在,他又多了二女的助陣……對于此情此況,但凡是有點眼光、有點腦子的人,都能看出:戰局的天平,已然出現大幅的傾斜! 事已至此,擔任指揮官一職的那名壯漢,不得不挺身而出,再度大喊道: “媽的!快上!快上!攔住她們!取下小野寺及其同伴首級的人,賞黃金百兩!聽到了嗎?黃金百兩!一百兩金!你們還在等什么?快上??!” 為了提升逐漸崩潰的士氣,壯漢不得不提高獎賞。 賞金的提高,確實是令部分早已心生怯意的黑母衣眾,再度燃起斗志之火與貪欲之心。 然而,也僅僅只是“部分”而已。 豐厚的獎賞固然讓人心動。 但獎賞再怎么豐厚,也要有那個花錢的命??! 否則,即便賺來了一千兩金、一萬兩金、十萬兩金,又頂個球用呢? 盡管很不想承認,但絕大部分的黑母衣都不得不直面這個冰冷的事實:他們根本就不是青登一行人的對手! 可是,組織的紀律又不允許他們明目張膽地丟盔卸甲。 于是乎,進不敢進、退不能退的黑母衣眾,紛紛定在原地,面面相覷,大眼瞪小眼。 兇名赫赫的“清水一族的爪牙”、“清水一族的精英戰斗部隊”,居然像含羞帶怯的女人一樣忸忸怩怩……只遺憾對黑母衣眾平日里的所作所為深惡痛絕的人們,目今并不在此。 要不然,在望見這般滑稽的奇景后,他們定會感到揚眉吐氣。 興許是認定黑母衣眾的斗志盡失,自己已經安全了吧,小野寺小心翼翼地從樹干的后方走出,然后大步奔向青登等人。 一方畏縮不前,另一方戰意正盛且猶有余力……不管是從哪個角度來看,青登等人都已占盡優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