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然!我不是說過了嗎?這張弓是傳授你弓術的為師,在你奔赴京都的前夕所贈予你的臨別禮物。怎么?你不想要嗎?” 青登靜靜地搖了搖頭。 “有哪個男人拒絕得了性能優越的武器?只是……在這個蒸汽戰艦橫行大洋的時代里,你送我的這張弓,日后恐無用武之地啊,也許就只能充當禮器,在我行軍或召開會議的時候,擺在我的身側充場面?!? 天璋院聽罷,云淡風輕地笑了笑。 “盛晴,話可不能這么說哦?!? “雖然較之蒸汽戰艦,弓箭之流猶如竹條和牙簽。” “但在千變萬化的戰場上,弓箭……尤其是由你這樣的善射之人所握持的弓箭,往往能發揮出意想不到的奇效?!? “‘這張弓日后說不定會派上大用’——抱著這樣的樂觀想法,安心地收下它吧。” 既然對方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那青登也沒有再猶豫的必要了。 “既如此……這張弓,我收下了!” 說罷,青登再度揚起頭,仿佛細數紋路一般地緊盯弓身。 他的這番奇怪舉動,引起天璋院的好奇: “嗯?怎么了?為何一直盯著弓身看?弓身有瑕疵嗎?” 青登搖頭。 “我只是在想名字而已?!? “名字?” 青登換上半開玩笑的語氣。 “這可是天璋院殿下贈予我的寶貴禮物,總不能一直稱呼它為‘這張弓’、‘那張弓’吧?” 天璋院面露恍然大悟的表情,嫣然一笑: “原來如此,那確實是很有必要擬定一個威風的名字呢!” 青登微笑附和,隨后繼續端詳手中的弓身。 天璋院也安靜了下來。 約莫10秒鐘后,青登的呢喃打破寂然: “……就叫它‘伊瑟咤縛日羅’吧?!? 天璋院面露不解。 “伊瑟咤縛日羅?好怪的名字,聽著像梵文。” 青登點了點頭。 “沒錯,就是梵文的音譯。‘伊瑟咤縛日羅’乃五大金剛之一的欲金剛菩薩的本名?!? 他不緊不慢地解釋道。 佛門里的弓箭象征射中眾生煩惱之根本無明,進而使眾生斷絕煩惱、心生菩提,并最終修得佛果。 據佛經記載,欲金剛菩薩左手持弓,右手持箭,象征以箭射殺眾生心中的貪念。 自打從桐生老板那兒收下了左輪手槍,并將其命名為“曼荼羅”后,青登就打定了主意:他日后所獲的全部武器,其名稱都要取自佛門。 這樣一來,既能保證自己的武器擁有統一的名字風格,又能有一個大體的取名方向,有利于取名,同時也便于取出一些威風、充滿逼格的名字。 佛門中專拿弓箭的佛尊并不多,所以青登馬上就想到了欲金剛菩薩的本名:“伊瑟咤縛日羅”。 聽完青登的解釋后,天璋院輕輕點頭。 “伊瑟咤縛日羅……雖然有點拗口,但是這個名字還不錯!” 說著,她朝不遠處的涼亭揚了揚下巴,然后轉身走向這座涼亭。 青登見狀,立即心領神會地快步跟上。 二人一前一后,維持著半步上下的間距。 突然間,走在前頭的天璋院冷不丁的說道: “盛晴,你也差不多該給你的鎮撫軍起個正式的名號了吧。” “正式的名號?” 話說到這時,二人恰好已至涼亭。 天璋院按著紫袴的下擺,屈膝坐下。 “我今日之所以喚你過來,主要便是為了跟你商談此事?!? “目前為止,對于這支由你親率的新部隊,上至幕府閣僚,下到平民百姓,都稱其為‘鎮撫軍’。” “但是,‘鎮撫軍’終究只是一個臨時代稱,若將其作為長期名稱,終究不妥。” “因此,有必要起一個更加正式的、更加響亮的名字。” 青登聽罷,啞然失笑。 “殿下,就不能把名稱直接定為‘鎮撫軍’嗎?我覺得‘鎮撫軍’這個名字就挺不錯的,既威武又順口,令人聽而生畏。” “當然不行。” 天璋院剮了青登一眼。 “‘鎮撫軍’這個名字實在是太不正式了?!? “用作代稱、慣稱倒還湊活?!? “可用作正式名稱就絕對不行了?!? “而且,我們也得考慮京都百姓們的心情?!? “若采用‘鎮撫軍’這種帶有強烈的戰爭色彩的名字,容易引起京都百姓的不安及反感?!? “制服、旗幟、裝備,這些都可以等抵達京都后再去慢慢籌備?!? “但‘名號’這種東西,還是趁早定下為好?!? “這般一來,也方便我們的史官、記事官等官吏編寫官府文件。” “按照幕府慣例,你的這支新部隊理應命名為‘什么什么組’?!? 青登抱起雙臂,苦笑一聲: “‘什么什么組’嗎……以‘組’為名的話,總感覺不如以‘軍’為名要來得威武啊?!? 天璋院淡淡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