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于此名,贊賞者有之,反對者有之。
贊賞此名的人,覺得這個名字既好聽又朗朗上口,而且還富有新意、不俗氣。
而反對此名的人,則覺得這個名字起得太大了。
新選……好大的口氣啊!
當然,無論是贊賞者,還是反對者,都無力改變鎮撫軍的正式名稱已定為“新選組”,“新選組”之名已錄入官方文件的事實。
隨著名字一起傳播開來的,還有青登精心擬定的“新選組法度”:
一,一切行動聽指揮。
二,不可擅自脫離組織。
三,不可無故私斗。
四,勒索他人者、搶劫財物者、傷害無辜者、奸淫婦女者,就地正法。
五,通敵背叛者,就地正法。
前三條一經違反,直接斬首示眾,沒有除此以外的其余懲罰,甚至連切腹的機會都不給。
至于后兩條就更聳人聽聞了。倘若違反,就地正法……連拖去刑場的功夫都免了。
法令之殘酷,讓過慣和平生活的江戶市民們深感震驚。
尤其是那些通過考核、已是新選組的其中一員的軍士們,更是膽戰心驚。
法令是否具備威懾力,主要看兩點:
其一,是否公平公平
其二,給其背書的人或組織是否擁有“說辦你就辦你”的能力。
一個三歲小兒對你說:“放謹慎點,小心我斬了點”,伱恐怕會嗤之以鼻。
可若是仁王對你說:“放謹慎點,小心我斬了你”……那你最好把他的話給聽進耳中、記在心里。
一直以來,在眾人的心目里,青登一直像個“神壇上的佛像”。
大家都知道他很強、很厲害,他的英勇事跡大家都耳熟能詳,可是誰都沒有親眼見識過他的本領,都不清楚他具體有多強。
只不過,就在前不久——在短短17天的時間里連戰上千人,無一敗績——青登在征兵儀式上的耀眼表現,首次且直觀明了地向所有報名者、所有江戶市民,展露出他的實力。
“屹立在高臺上,所向無敵”的筆挺身影,不僅給江戶市民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也讓絕大部分的報名者牢牢記住了仁王的強大。
綜合來看,青登執意采用“跟所有報名者交戰”的選拔方式的全部目的,皆圓滿達成了。
既薅來了大量天賦,又把控住了軍士們的質量,同時也立下了自己的崇高威嚴。
此外,在公布鎮撫軍的正式名稱及“新選組法度”的同一時間,其組織構造亦漸次亮相。
新選組并非單純的、只負責作戰的軍隊。
而是一個軍政一體、完整的、半獨立的軍事集團。
既然如此,其內部自然并不僅有戰斗部隊。
目前的新選組,共有四大部門——
負責街頭巷戰、野戰沖鋒等近身戰的【拔刀隊】。
負責監察軍士,維護新選組的法紀、軍紀的【都察局】。
負責處理行政工作的【總務司】。
負責管理財政及后勤的【財務室】。
在青登的巧妙設計下,新選組的權力架構乃非常經典的金字塔型。
青登本人的官職是“京畿鎮撫使兼新選組總隊長”,乃新選組內毋庸置疑的最高領袖,擁有說一不二的至尊權力。
自他之下便是分別掌管四大部門的4位最高負責人:
拔刀隊的“副長”:土方歲三。
都察局的“局長”:近藤勇。
總務司的“總長”:山南敬助。
財務室的“室長”:目前沒有合適人選,故暫時空缺。
再往下,便是拔刀隊的隊長們。
拔刀隊下轄10支番隊,每支番隊各有1名隊長,他們分別是:
一番隊隊長·沖田總司。
二番隊隊長·永倉新八。
三番隊隊長·齋藤一。
四番隊隊長·芹澤鴨。
五番隊隊長·新見錦。
六番隊隊長·井上源三郎。
七番隊隊長·千葉佐那子。
八番隊隊長·藤堂平助。
九番隊隊長·木下舞。
十番隊隊長·原田左之助。
其中,一、二、三隊為戰力最強的主力部隊。
四、六、十隊為二線部隊。
五、七、八、九隊為后備部隊。
隊長之下就是基層人員。
拔刀隊的“隊士”。
都察局的“目付”。
總務司的“支配”。
財務室的“勘定”。
上述四者分別為四大部門的基層人員。
除了四大部門的四位長官之外,另設“參謀”一職,擔任者:清河八郎。
顧名思義,參謀不承擔具體的工作,只負責輔佐青登,給青登出謀劃策,算是獨立于四大部門之外的高級職位。
局長、副長、總長、室長、參謀、拔刀隊的10名隊長——以上15人,便為新選組的“中層階級”、金字塔的中間部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