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陳南問道:“怎么就成了這樣了?” 男子說道:“事情,還得從半個月前說起來?!? “半個月前,孩子期末考試,成績出來以后,學校組織了家長,開一次放假前的家長會,也對孩子的情況進行一些匯報!” “當時我工作忙,我妻子去了。” “去了以后,我們知道,孩子這一次沒考好,而且上學期的時候,不注意聽課,甚至……上學瞌睡?!? “我妻子當時就十分生氣!” “畢竟,她現在是我們的希望啊……” “我跟我老婆,老家都是農村的,后來出來到源城市打工,我開出租,她做家政,我們就想要在源城市定居,我們都是吃了沒文化的虧,所以就想讓孩子好好學習學習,所以……平日里對孩子管教比較嚴苛?!? “這一次,孩子沒考好,又被老師批評上課睡覺,回到家里以后,孩子怕被她媽媽責怪,就跑到了閣樓,藏在閣樓的屋子里?!? “我們租的房子是城中村,五樓外加一個閣樓,上面夏天天太熱了,就放一點雜物?!? “結果,孩子藏到了閣樓里面把門反鎖了,然后……就在里面睡著了?!? “我跟孩子他媽本來就比較忙,因為三面窗戶都開著呢,所以大家也沒有在意什么。” “結果……就是睡了一覺的功夫,孩子被吹著了一樣,就跟感冒中暑了一樣那種感覺,發燒,一直發燒!” “后來,我們趕緊帶著他去看病,中醫西醫都看了!” “還在省婦幼醫院住了一周的院,可是沒有什么效果,反而病情越來越嚴重了?!? “這也是鄰居介紹,找到了王主任,如果……這一次沒有效果,我們可能就得帶著孩子去首都看看了!” “現在還是發燒!” “而且,關鍵是……感覺孩子就跟燒壞了腦子一樣,嗚……” 男人說的說的,忍不住哽咽了一下。 讓一個大老爺們突然成了這樣,可想而知其中的痛苦。 男子忍不住抱著頭蹲在地上,滿是自責:“都怪我們平時管的孩子太嚴了,讓孩子害怕……” “哎!” 陳南聽完這個經過,忍不住嘆了口氣。 不過,他知道,自己是醫生,不是來聽故事和悲天憫人的,而是要治病。 想到這里,陳南開始分析起來。 六七月的天氣有多熱,大家都很清楚。 而且,在閣樓,開著幾個窗戶,當時發燒顯然是風溫為病。 可是…… 這并不是什么困難的疾病???還是比較容易治療的。 無論是銀翹散或者桑菊飲這些都有些效果。 陳南彎腰下,細細觀察女孩兒的眼睛:“以前不是這樣的吧?” 男子整理了整理情緒,知道現在不是傷心的時候,連忙點頭:“嗯,以前很正常,就是前幾天突然成了這樣,但是……似乎也能看見,不影響視力?!? 陳南聞聲,點了點頭。 其實,女孩并不是找不到了瞳仁,只是因為兩目上竄,幾不見黑睛,所以給人感覺很特殊,偶爾,這眼珠子還會轉下來。 但是,最關鍵的是,女孩兒渾渾噩噩的,陳南哪怕拍了拍他的手,對方也是慢半拍一樣,歪著腦袋,眼睛翻下來看一眼陳南! 說實話……這種感覺,多少有些瘆人。 但是,陳南卻很冷靜,他把手握住對方的手腕,瞬間握住對方的手,陳南就感覺到她肌膚有些發熱。 感覺到對方身體在顫動不安。 時不時的,女孩兒就嘆一口氣。 陳南通過互動,感覺到女孩兒其實能聽見他們的話,只是……反應不過來那種感覺。 既然如此,陳南也開始診斷起來。 “來,能張開嘴,讓叔叔看看你的舌頭嗎?” 女孩兒聞聲,過了一會兒,這才緩緩張開嘴。 可是……陳南一眼竟然沒有看到對方舌頭! 這一幕,陳南差點再次被嚇到,就連旁邊的許瑞忍不住一把抓住了一旁的東西。 她同樣有些害怕! 陳南頓時皺眉,這不對勁兒啊。 他從口袋,掏出一個壓舌板,撬動牙齒,然后用手機的閃光燈,這才看見了對方的舌頭。 舌縮而干! 沒錯! 整個縮到了后面,藏了起來。 而且舌體很干燥。 苔薄微黃。 “能吃飯嗎?”陳南好奇問道。 男子搖頭:“吃飯不怎么吃,喝點粥能行?!? 陳南點頭,拿起了女孩兒的手,放在桌面上,開始把脈! 這個時候,離得近了,陳南也能聽見對方呼吸的聲音。 只是……其氣息不勻,偶爾伴有喘咳聲音。 而脈率傳來,感覺脈數,一息超過了六至。 左部細而浮,不任重按,右部亦弦細,重診似有力! 陳南問了最后一個問題:“大便多久沒有來了?” 男人一愣:“有好久了,十天了?!” 陳南頓時閉目不語,腦海里開始思索起來。 片刻之后,他看向一旁的許瑞:“去叫楊主任。” 許瑞一愣,連忙點頭。 只是離開辦公室以后,許瑞這才切了一聲,還不是請楊主任嗎? 你行你上啊! “楊主任,來了一個特殊患者,陳南讓你過去一趟。” 楊鴻年就在主任辦公室,聽見許瑞的話,連忙朝著醫生辦公室走去。 許瑞跟在身后。 楊鴻年進來以后,診斷一番,并沒有下結論。 說實話,這個患者……楊鴻年根本沒有把握。 情況太過于復雜了。 甚至于,大家都不知道,這該從何下手? 畢竟,中醫內科學里面,可沒有這樣的病案?。? 楊鴻年還好,不是接受的現代臟腑辨證的思維,所謂內心還是有些想法的。 但是…… 他不敢說,因為沒有把握。 就在這個時候,陳南對著眾人說道:“大家來看看這個患者?!? 眾人聽見陳南的話,也紛紛走了過來。 認真思考起來。 孩子的父母倒也沒有太多意見,畢竟……人多力量大,醫生們都看看,討論一下,也是好事兒。 何端康看完之后,只覺得無從下手! 這應該怎么下手? 屬于什么科的疾病? 不僅是他! 很多年輕人,都想不出來為什么。 因為! 這個患者,真的是一點也沒有按照書上寫的來得病。 甚至于,臟腑辯證里面,大家都不知道這屬于那個臟器? 外感風熱,這是屬于肺熱? 可是,眼睛這樣,屬于中醫眼科? 那些老醫生們,經驗豐富的,他們學中醫思維不和今天一樣。 大家開始思考起來。 “難道是熱入厥陰?傷寒熱入厥陰,可能有這種情況??!” “也有可能是邪陷心包,你看孩子的意識不清楚?!? …… 聽著眾人的話,陳南也不吭聲。 而楊鴻年看向陳南:“小陳,這是怎么回事?嚴重嗎?” 楊鴻年的語氣,讓大家有些驚訝。 因為! 這語氣十分輕松。 似乎……陳南已經有了方案一樣。 許瑞忍不住看了一眼陳南。 陳南說道: “病情發展到現在,很嚴重!” “我剛才看了一眼體溫記錄,平均體溫38.6攝氏度,而且今天39攝氏度?!? “病情已經十分嚴重了,但是使用抗生素一類,很難降溫。” 楊鴻年皺眉:“具體什么情況?” 陳南:“這是溫病大氣下陷?!? 這一番話,很快吸引了眾人的注意力。 陳南見狀,解釋道: “孩子還是太小了,抵抗能力不足,特別是夏天的時候,腠理大開的情況下,十分容易外感之熱久不退! 而時間長了,就會導致灼耗真陰。 這就會導致肝臟虛損,木燥生風而欲上脫也?!? “其實,治療辦法,并不是很難!” “但是……這是衛氣營血的辯證思維體現?!? “很多人抓不住重點,看見患者的情況不敢下手?!? “如果使用現在臟腑辨證,很難進行著手,因為你不知道病位在何處。” 這一番話,讓現場不少年輕人,包括許瑞在內都忍不住豁然開朗。 難怪如此! 這就是中醫思維的重要性。 中醫,并不是背下來幾個方子,甚至是記住類似于“指南”一樣的中醫內科就能看的了病。 因為,疾病千奇百怪,根本不會按照課本上記載的東西去得。 一時間,周圍眾人看著陳南的眼神里,多了幾分敬佩! 許瑞忍不住問道:“用什么方子?” 陳南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對著楊鴻年說道:“楊主任,您還記得昨天你說的溫病的核心嗎?” 楊鴻年愣了一下:“清、透、滋!” 陳南點頭:“不外乎這三種治療原則!” “患者依然容衛有郁熱,用藥清其實熱! 而內部陰傷明顯,所以要滋其真陰。 這個時候,更輔以酸收斂肝之品,庶可救此極危之證!” 說完! 陳南看向許瑞,目光凌厲,讓許瑞握筆的手,竟然抖了一下。 說實話,此時此刻,陳南的氣勢很足。 像極了一個副主任該有的樣子。 不! 是主任。 因為即便是楊鴻年,此時也跟學生一樣,站在那里認真思考。 許瑞終于明白,為什么老師說自己把握不住了! 可是…… 老師怎么就知道,陳南能把握住了? 他手有那么大嗎? 陳南皺眉:“想啥了,我說方子,你記一下?!? 許瑞頓時想要瞪陳南,可是周圍的場合顯然不合時宜。 “哦……” “抱歉。” 陳南嘴角帶笑:“用白虎加人參湯! 不過……要換藥物。 以生地黃代知母,生山藥代粳米,然后加萸肉。” 陳南說完,趙建勇連忙問了句:“為什么用白虎加人參湯?” “還有……陳主任,為什么不加代赭石?” “古代各醫者救危險將脫之證喜用人參,可是我看喻嘉說:謂氣若上脫,但知重用人參轉令人氣高不返,必重用赭石輔之始能奏效!” 陳南好奇的看了一眼趙建勇。 這家伙…… 進步挺大啊? 這個問題很有水平! 陳南耐心解釋: “這個問題很有水平!” “是因為,此方中之用人參原非用其救脫。 因為此證真陰大虧,只有石膏與人參并用,才能于邪火熾盛之時立復真陰! 所以,我才選擇了此白虎加人參湯。 至于萸肉,其補益氣分之力雖然遠不如參,但是其挽救氣分之上脫則遠勝于參。 以肝主疏泄,人之元氣甚虛者,李東恒喜歡因肝之疏泄過甚而上脫,重用萸肉以斂肝使之不復疏泄,則元氣之欲上脫者即可不脫?!? 說完之后,陳南滿意的對趙建勇點了點頭。 看得出來,人家還是挺努力的。 不過…… 陳南看完了對方之后,又看了一眼楊鴻年。 然后失望的嘆了口氣,搖了搖頭! 朽木不可雕也。 楊鴻年看見陳南的這一副表情,頓時懵逼了! 我曹…… 你這什么意思? 【叮!恭喜您,獲得楊鴻年的差評,差評等級:初級,獲得獎勵:麝香10g!】 陳南撇了撇嘴,才10g? 楊鴻年,你能不能行??? 工具人開始不稱職了??! …… …… ps:嘿嘿,更新送到。 感謝太平石笑大佬的10000打賞,謝謝誒!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