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游說-《三國瑯琊王》
第(1/3)頁
這年頭世道混亂,太史慈又事母至孝,這一趟出遠門省親又是數月之久,太史慈不擔心掛懷就是假的。
但是自家也早就破落,他和母親、妹妹一家三口也都是靠著親朋鄰里的接濟才渡過最困難的日子。所以,家中自然不會有什么的家仆隨從。
太史慈拜得一山中異人為師,學得了一身武藝。這才出師返家, 故里郡官也聞太史慈拜得異人為師之事,知道太史慈武藝非凡,且有才學,便征召太史慈為三郡奏曹史。
如此,太史慈也算是有了一個謀生。
但太史慈擔任這個郡府的官職并不久,加上他為人清正忠直, 也不屑于去干一些以權謀私之事。所以,他也只能暫時憑著這一點俸祿讓母親和妹妹可以過得下去,但想要怎么好就不太可能了。像請想下人侍女服侍或請下人隨從自然也是力有不逮。
其實無論是什么時候,哪個時代,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的事也是常事。只不過,有本事的英雄,真想要來錢的確比一般人容易罷了。
另外,太史慈雖然有了官職差事,但在東萊郡官府中,他卻并不算什么,在那么多官員當中排不上號的。
奏曹史,即為郡佐吏,是奏曹掾的副職輔官,連一個固定的官府職事都沒有,只是一個閑官散吏,平時就等候著,有事才由郡府太守的臨時差遣。
別說奏曹史了,就算是其上官奏曹掾,其實也就是只掌奏議事,無甚實權。所以, 太史慈的官職,比起一郡太守之下的那些郡丞、郡尉、軍司馬、主薄、別駕從事甚至是郡守府幕僚等等的人的身份地位都要低。比官兵中的隊率、都伯這樣的掌握了實際領兵權力的軍中職務的人都不如。
說白了,太史慈就等于在官府中當了一個做跑退送信傳話的小角色。
這是嚴重小看或是低估了太史慈的能力才干,這絕對就是大材小用。
可惜,太史慈還真的是一個老實人,他一生最講信義,講恩義,有恩報恩,太過實在了。所以,太史慈這一直都還對征用他的郡守大人感恩戴德,常懷其給予他進入官府任職的恩情。
也正因為太史慈只是做了一個散職閑官的官職,沒有什么的權力,所以也沒法調動得了官府的人隨行護著自己的母親和妹妹。因此他也一直挺自責的。
當然,太史子義在民間也算是有了一些名氣,武勇無雙,因此,這官府官兵方面,對太史慈自然也有著一種天然的崇敬尊重。或說是一種對強者的折服。
所以, 像這些郡下治縣的地方官兵, 多少也都會給太史慈一些面子。
擔任奏曹史這段時間,太史慈也常聽令東奔西走,常往來于各縣之間,跟一些縣城的官府官兵也混了一個臉熟。
這不,不其縣的官府官兵,跟太史慈有了一點交情的,知道太史慈來這里等其母親,自然不想錯過了向太史慈請教武藝的機會,然后讓另外的官兵代勞,代替太史慈在縣城城門處等候太史慈的母親和妹妹。
兵驛站里的官兵對太史慈的確是挺尊敬的,這忙上忙下,一會就弄了一桌酒菜過來。
太史慈請母親、妹妹,以及同來的劉容、黃舞蝶入席。
太史慈跟母親詢問了這次省親的情況之下,也才弄明白原來自己母親和妹妹是在這進城的時候才認識了劉容、黃舞蝶。
他本還一直以為是大姨派來護送自己的母親和妹妹回來的人呢。
也這才驚訝的知道了劉容的真正身份。
不過,太史慈倒也沒有一般官府官員的那種老成世故謹小慎微的性格。也沒有一般官員的那種動不動就跪拜的奉承巴結的作風。
他只是端起茶杯敬道:“原來竟然是瑯琊王爺,太史慈倒是失敬了,這便以茶代酒,敬小王爺一杯!”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澄迈县|
临沧市|
芷江|
博湖县|
双峰县|
海淀区|
青田县|
永平县|
寿阳县|
南平市|
文安县|
凌云县|
海晏县|
宜阳县|
黑山县|
恩施市|
阜宁县|
星子县|
沁源县|
石渠县|
木兰县|
柳林县|
寿光市|
即墨市|
徐汇区|
勃利县|
正镶白旗|
南通市|
岚皋县|
高安市|
河西区|
东乌珠穆沁旗|
芮城县|
禹城市|
太湖县|
西安市|
贵港市|
纳雍县|
玛多县|
丁青县|
宁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