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轟轟轟!” 一處廣闊的農場里,一輛敞篷的巨大越野車塵煙四起的溜了好幾圈,父親開著車,18歲的兒子安德魯架著槍,點射在田野里逃竄的得州特產,扒雞,啊不是,野豬! “耶,我打中了!” “我干掉了好幾頭!” “你準頭太差了,還得多練習,我年輕的時候你爺爺帶著我第一次狩獵野豬,尸體堆起來像小山一樣。” 得州武德充沛,父親諄諄教導,延續著優良傳統。 這是一個典型的紅脖子家庭。 紅脖子,源于美國貧窮農民長期在地里勞作,脖子被太陽曬紅而得名。意義經過了多番演變,現在一般指美國南方支持共和黨的白人。 泛指保守派。 父子倆回到家中,老爹又出去會友,安德魯自己上網玩。 他是個z世代,指出生于1995—2009年之間的青少年,喜歡更新鮮、更娛樂、更有趣的東西,所以他對現在美國的互聯網產品很不滿意。 facebook以大學生起家,現在卻變成成年人的世界,天天曬娃那種。 推特上全是兩黨政治互噴,或者全球網友互噴。 instagram則是白領的天下,天天炫耀自己的精致生活。 z世代不喜歡這些。 “都是些老古董在上網,一點意思都沒有,為什么沒有我們年輕人的世界……這是什么?” 安德魯嘀嘀咕咕的刷facebook,忽地看到了一條廣告。 tiktok! make your day!(點亮你的一天) “……” 他研究了一下,發現是個新出的短視頻產品。 他玩過y,開始挺上癮的,后來發現全是音樂、對口型,慢慢就不感興趣了。此刻也一樣,直接忽略。 可facebook沒啥好玩的,他又去看網飛,看完網飛又看hugelive。 “噫?怎么還有?” 意外的是,八百年不做廣告的hugelive竟然推了一條廣告:注冊tiktok,贈送一個月會員! 這是hugelive的產品? 安德魯來了點興趣,這才下載了一個。 注冊之后,打開,與抖音一樣,什么流程都不走,上來就是一個視頻,然后提示:上下滑動。 “怎么也是對口型?沒意思!” 安德魯用手指一劃,瞬間略過了第一個視頻,第二個就不一樣了。 第(2/3)頁